現在的社交網絡非常發達,我們都喜歡不定期在朋友圈、微博上發佈自己的生活美照,但是你可能想不到,隨手發佈的一張照片可能就會泄露你的隱私。中國最著名的照片泄密案就是一個例子。

王進喜照片泄密案

因爲王進喜在開發油田的工作中做出來巨大的貢獻,被冠以“鐵人”的稱號。1964年,《人民畫報》發佈了一張王進喜在大慶油田工作的照片。在這張照片中,背景是白茫茫的大雪,王進喜身穿厚厚的棉襖,眺望遠方。他手裏拿着鑽井的機器。卻沒想到,日本人竟然通過分析一張照片,就推測出了我國油田的具體位置和鑽進設備的情況,從中間獲利千萬。

而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分析照片

首先從照片中看王進喜的穿着,天氣寒冷,所處的環境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地方,推測他的位置在北緯46~48度。

而從王進喜握住的手柄,日本人推斷出來油井的直徑;從他背後的鑽井、井架,又大概推斷出了油田的儲量和產量。

搜索雜誌報道

他們找來了大量的中國雜誌和報道,並找來情報機構進行細緻的解讀。報道中的“馬家窯子”這幾個字是對特殊地名的叫法,由於日本人最早發動侵略戰爭,入侵東北三省,所以對東北地區十分熟悉。僅憑“馬家窯子”這一說法就進一步鎖定了在東北黑龍江範圍。報道中提到的“人拉肩扛設備”更是讓日本人判斷出來,油田一定離火車站不遠。

進一步分析王進喜的經歷和中國國情

日本情報機構發現王進喜在1959年就去了大慶,估計大慶油田從1959年開始鑽井,並通過報道中提到的“已有820口井在出油”的語句中,推算大慶油田年產原油360萬噸,並預計到1971年之後,年產量會超過1200萬噸。到那個時候,中國必然會需要大量的煉油設備。

於是,日本很快針對中國加大投入了煉油設備的生產。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中國石油部門就在在世界範圍內開始開招標,採買新型的煉油設備,而早已做好萬全準備的日本,因爲價格優勢,和現貨充足,在當年拿下了我國的所有訂單,獲利高達千萬元。

結語:

不得不承認,日本的情報部門在這次事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現在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時刻保持警惕,避免一句無心之失,就泄露了自己的隱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