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火鍋真的又回來了。

這次阿里張勇,是很認真地搶海底撈張勇的火鍋生意了吧!目前,盒馬已在APP內上線了“盒馬火鍋鮮到家”專區。

張勇搶張勇的火鍋生意

“盒馬火鍋鮮到家”上線

近日,人們發現,盒馬APP上的火鍋專區已上線了“盒馬火鍋鮮到家”。難怪有人調侃:“張勇要搶張勇的生意了!”

因爲,阿里巴巴和海底撈的掌舵人名字都叫張勇。這次,盒馬是認真跟海底撈搶生意了。天眼查App顯示,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於9月11日申請了多個“盒馬火鍋”的商標,其經營類別包括食品、方便食品、餐飲住宿、廣告銷售等。

據界面報道,盒馬火鍋這次算是再次迴歸了。盒馬相關負責人受訪時表示,早在去年盒馬就開始賣火鍋了,不過最近註冊了商標。今年趕在中秋國慶小長假之前,盒馬火鍋已經在全國門店上線。

不過,和去年相比,時間提前了,特色鍋底和火鍋菜品也更加豐富。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CEO張勇

時代造就了阿里,也讓阿里有機會利用20年來沉澱的數字化能力和基礎設施,與全社會一起建設數字中國。”近日,在福建福州舉辦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CEO張勇表示,阿里巴巴經過20年的發展到今天,正致力於成爲一個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

1972年出生的張勇,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和阿里創辦人馬雲“網紅”個性相比,這位阿里第二任掌舵人凸顯了剛中有柔的一面,在公開場合,他很少表露自己從事領域之外的觀點。

早於去年10月17日,盒馬宣佈在全國20多個城市的盒馬門店及APP上推出火鍋產品,且最快可30分鐘外送。這一天,在盒馬上海星寶店,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曾用直播方式,公開爲盒馬的火鍋業務站臺。互聯網+,是盒馬業務的靈魂,不少人認爲,盒馬火鍋雖然有堂食與外賣兩種方式,但外賣業務纔是重點。

當然了,和海底撈等同業相比,在火鍋食材方面,由於可以照顧到不同地域食客的習慣、風俗特點,盒馬鮮生在食材上的選擇也會寬泛一些。另外,受疫情影響,過去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也有一定變化,無疑也加強了盒馬做火鍋線上外賣的信心。

10月12日,張勇在福州峯會上也說:“疫情加速了整個中國的數字化進程。技術不僅成爲免疫力,更是生產力。”顯然,大數據及技術的運用,方是盒馬火鍋真正的競爭力。

新加坡首富、海底撈創始人張勇

今年以來,海底撈在資本市場很喫香,疫情下股價年內逆勢翻倍,水漲船高,也將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推上了新加坡首富寶座。

《2020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上,今年50歲的張勇和太太舒萍以190億美元身家,成爲新加坡首富。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受疫情影響,海底撈上半年僅外賣收入一項已超過了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6%。如今,“盒馬火鍋鮮到家”上線,對海底撈有何影響,會不會是正面衝擊,留待觀察。

不少觀察人士認爲,供應鏈、生產、消費等能力,對餐飲行業會有重大影響。單從海底撈的營收來看,火鍋肯定是一門不錯的生意,阿里巴巴和盒馬也看重這一點,與海底撈相比,盒馬在上游及供應鏈方面有明顯優勢。

盒馬鮮生創始人、同時也是總裁的侯毅此前也曾透露,過去一年,盒馬的門店已從159家擴展至227家,線上活躍買家也從2000萬增加至2500萬,且同店銷售收入比去年成長了32%。

盒馬高調搶火鍋生意,此張勇會不會打敗彼張勇?不管怎麼說,同業有“鯰魚效應”,如果有“價格戰”也有“品質戰”,愛喫火鍋的消費者會是最大受益者!

新加坡首富、海底撈張勇的千億離岸家族信託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四川簡陽青年張勇,愛上了美髮店女員工舒萍,曾爲此關掉自己開辦的那家僅有20平方的小辣椒串串火鍋店。不過,半年後,身邊多了好幫手,他又重操舊業,開了一家四張桌子的火鍋店。

“海底撈”和“海底撈月”這個成語到底什麼關聯,也不好說,反正這個名字順口,也挺形象。本地人說,“海底撈”是四川麻將一種胡牌術語,胡的牌是場上最後一張打出的牌。

這家火鍋店最開始僅有4個人,大家湊了8000元起步資金,也許當年誰也想不到,這是千億火鍋王國的開始。1994年,張勇、舒萍等人創建了以經營川味火鍋爲主的餐飲企業海底撈。

張勇,1971年生於四川簡陽縣,他的父親是農機廠廚師,母親是小學教師。18歲那年,他從簡陽一所技工學校畢業,學的是電焊。據說,初中畢業的張勇進技校學電焊,是母親的安排,因爲這所技校包工作分配。

不過,張勇在技校裏到底學了什麼真本事,也是個問號。剛分到國營四川拖拉機廠做電焊工時,他連最基本的電焊都不會,整體遊手好閒、無所事事。曾紅火一時的川拖廠已於2002年2月退出了歷史舞臺,宣佈破產。這家位於簡陽建設路的老廠,始建於1965年,生產小型拖拉機和農用運輸車。

1994年用四張火鍋桌辦起來的“海底撈”,除了張勇外,另外三個人分別是女友舒萍,上技校時認識的好友施永宏和他的女友李海燕,即“海底撈”四個創始人。有風聞,創辦“海底撈”之前,從拖拉機廠辭職出來的張勇有多次創業失敗,比如做撲克機、倒賣汽油等,因無從稽考,也不多說了。

張勇、舒萍夫婦

企查查的數據顯示,海底撈IPO之前,四個創始人佔股比例爲:張勇25.5%、舒萍(張勇妻子)8%、施永宏8%、李海燕(施永宏妻子)8%。但在1994年創辦時,四人是均分股權,也就是每個人持股25%。

2018年海底撈國際控股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9月26日正式登陸港交所掛牌上市。今年8月25日,海底撈公佈了2020年中期財報,上半年淨虧損9.65億元,爲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目前,張勇、舒萍夫婦爲海底撈實際控制人,2007年時,張勇夫婦是海底撈佔股68%的絕對控股股東。此次,張勇也“修剪枝葉”,於2004年提出讓自己的妻子舒萍和另一個合夥人施永宏的妻子李海燕離開公司,只做股東。2007年,聯合創始人施永宏也離開了海底撈,張勇還以原始出資額的價格從施永宏夫妻手中購買了18%的持股。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施永宏曾在受訪時表示:“不同意能怎麼辦,一直是他說了算。

這種股權集中,從某種角度來說,利於公司治理,有好的一面,但也難免有“卸磨殺驢”之嫌。不過,舒萍、施永宏夫婦近年來已迴歸海底撈,其中,張勇妻子舒萍,現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創始人施永宏任公司執行董事,也算是好的結果。只不過,施永宏雖在董事會,但沒有進入管理層團隊。

施永宏比張勇大1歲,張勇、舒萍夫婦均是1971年出生的。

海底撈管理團隊

2020年4月27日,海底撈張勇曾提前公佈退休計劃,引發熱議。

他向全體員工發送的內部郵件稱,自己將在未來10年到15年之間退位,在此期間全面啓動“接班人計劃”。張勇還表示,除了施永宏、苟軼羣、楊小麗等元老級員工以外的所有員工都有機會參與這項領導人接班計劃。

有人質疑,張勇這是“畫大餅”,也有人稱這是轉移公衆視線的公關策略。當時,海底撈經歷了漲價風波,但僅4天又發“道歉信”恢復原價。

從這份《海底撈接班人計劃的全面啓動》郵件來看,似乎並沒有遴選接班人、培養接班人的相關辦法、條件,另外,接班人計劃也往往涉及公司管理、所有權以及接班等治理問題,這些都沒有談及。也就是說,張勇的這份郵件更像是激勵海底撈員工的信心喊話。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

相比於“十年接班”,外人對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舒萍夫婦的信託財富傳承更感興趣。

當福布斯排出新加坡50豪時,“新加坡首富”桂冠讓大家終於知曉張勇、舒萍夫婦已移民新加坡了。事實上,近幾年的新加坡富豪榜上,也出現了很多類似海底撈創始人張勇這樣的“國人”面孔。比如,排名第二的就是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

在張勇用內部郵件公開接班人計劃的前一個月,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6日一篇《海底撈創辦人舒萍在新設立家族理財室》報道,引起了外界關注。

報道稱,全球最大火鍋餐廳海底撈的聯合創辦人舒萍在新加坡設立了家族辦公室,以幫助管理她的巨大財富。這是繼英國富豪、戴森(Dyson)公司創辦人戴森去年1月在新加坡註冊家族理財室後,另一個知名富豪的家族理財室落戶新加坡。

張勇、舒萍在海底撈港交所上市儀式上

《聯合早報》報道還稱,“舒萍設立家族辦公室,正值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嚴重打擊餐飲業,海底撈麪臨嚴峻挑戰的時候。”“海底撈逾九成收入來自中國。因疫情關係,它的許多餐館自1月開始停業。。。。。。”“中國中信銀行和百信銀行在上月爲海底撈啓動防疫情緊急授信流程,審批提供信貸資金支持21億元人民幣。”

今年一季度時,餐飲業受疫情影響很大,可海底撈卻“氣定神閒”,佈局財富傳承,爲什麼呢?

事實上,在海底撈上市前,張勇夫婦已佈局了家族信託。IPO招股書顯示,股票全球發售前,張勇夫婦已將62.70%的全部股權,通過“離岸家族信託+BVI公司”間接持有,價值千億元。

離岸信託的股權架構,也包括家族辦公室,是家族財富管理的途徑之一,也因爲股權架構設計往往是多層的,私密性相對較高。通常來說,家族成員(也包括家族管理成員普通合夥人),通過家族信託設立家族基金,並透過家族辦公室進行委託管理。正常來說,家族辦公室是基於家族立場來考慮和處理問題的。

本文內容爲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