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渣打銀行謀在華券商牌照 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加速 來源: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羅輯 北京報道

證監會網站最新信息顯示,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渣打香港”)遞交了證券公司設立審批的申請材料,並於同日獲得證監會受理。

渣打香港爲英資機構渣打集團(2888.HK)、也就是常說的渣打銀行全資持有。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近年國內新落地的外資控股券商已多達8家(未統計滙豐前海證券,其被認爲是內地首家港資控股券商),其中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根大通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兩家新設外資控股券商均已順利開業。

隨着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的穩步推進,一流外資券商正在加速競逐國內市場,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帶來券商競爭格局的變化。

新抓手?

從證監會證券公司設立審批進度查詢信息來看,老牌外資行渣打集團此次在內地申設證券公司是以其全資持有的子公司渣打香港來進行的。2003年就成立的渣打香港是渣打集團在華展業的重要平臺。根據天眼查信息,渣打香港全資持有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渣打中國”)、渣打企業諮詢(北京)有限公司、渣打商貿(上海)有限公司、鵬博飛機租賃(天津)有限公司,並持有渤海銀行19.99%的股權。

此次申設以渣打香港爲主體而非渣打中國,從股權結構上看,若渣打香港此次申設成功,那麼該新設券商或將成爲渣打中國的“兄弟企業”。這或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該新設券商對渣打集團在華業務的戰略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從渣打中國的經營情況來看,其總資產、營收等經營數據雖然繼續增長,但平均資產回報率、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卻有所下降。在此背景下,上述券商的申設會否成爲渣打集團在華打造的又一“增長極”?

根據渣打中國最新一期業績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去年年末渣打中國總資產達到2349億元,同比增長9%。全年營業收入達到69.11億元,同比上升5%,業務及管理費上升7%至39.6億元。與此同時,全年實現稅前利潤17.06億元,同比下降31%,2019年度平均資產回報率從2018年的0.9%下降到0.6%,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從2018年的9.5%下降到6.1%。

該年度報告中提及,上述全年稅前利潤的同比下降主要在於“提高了貸款撥備率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若去除上述貸款撥備率和撥備覆蓋率影響,稅前利潤同比下降5%”。

更進一步,從細分行業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銀保監會披露數據顯示,2019年外資行淨利潤同比下降12.9%,同時去年外資銀行在中國整體的淨息差是1.78%,同比收窄了8個基點。但2019年內地券商行業整體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其中根據公開數據統計,13家外資參控股券商2019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7.98%;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61.32%。證券行業2019年整體淨資產收益率爲6.29%,較上年提高了2.73個百分點,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中國是渣打銀行重要的戰略性市場。一直以來,我們都非常重視並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我們希望獲得新的牌照,進一步開展相關在岸業務。”渣打香港方面就上述券商申設背後的戰略,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如此提到。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