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程維在一封內部信中表示,滴滴2012 年成立以來從未盈利。有數據顯示,滴滴 6 年累計虧損高達 390 億元。官方解釋虧損主要是由於補貼投入巨大,從司機訂單中所獲得的抽成收入也幾乎悉數投入到了補貼上。程維在上述內部信中表示,2018 年上半年,滴滴對司機補貼、獎勵、乘客優惠等各項總補貼返還金額已達 117 億。成立 8 年來,滴滴一直在燒錢的路上。前期燒錢“打仗”,後期燒錢擴張市場份額。

這幾年,風口冷卻下來後,因爲燒錢嚴重,盈利遙遙無期,人們開始質疑,共享出行的商業模式到底靠不靠譜?因爲實際上,網約車並沒有創造新需求,純靠補貼的模式又難以爲繼。

然而滴滴相比於滴滴的鉅額虧損,更讓創始人程維頭痛的事情是滴滴這個超級平臺並沒有討好司機端。網上到處都是司機抱怨跑滴滴並不賺錢,甚至有很多還賠錢。也許對於一二線大城市來說,收到消費水平影響,司機收益比較高。但是對三四線城市滴滴車司機來說處境不是太樂觀的。

雖然滴滴鉅虧了幾百億,但這並沒有讓滴滴壟斷網約車市場,滴滴還是有很多對手的,其中一個最強對手已經要搶在滴滴上面上市了,成爲網約車上市第一股。2019年,嘀嗒平臺交易總額爲110億元人民幣。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嘀嗒的營業收入分別爲0.49億元、1.18億元和5.81億元,三年累計增長近12倍。同時,2019年和截至2020年6月30日,平臺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爲1.72億元和1.51億元。

嘀嗒APP註冊用戶總數爲1.8億人,而滴滴在2019年中透露的註冊用戶數已達5.5億。嘀嗒出行採用相對“小而美”和垂直化的輕資產運作模式。該模式下,嘀嗒不用揹負太大的財務壓力並率先實現盈利,但也面臨因業務過於單一而導致的抗風險能力不足等問題。

嘀嗒出行日前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開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海通國際資本有限公司及野村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爲聯席保薦人。

滴滴最強對手誕生:半年淨賺1.5億,正全力衝刺網約車第一股!大家對這件事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區相互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