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WE領讀』趣行者*茵,生命給了你活力,歲月給了你閱歷。而你給了同行的朋友,旅行的魅力。你是最好的旅伴,你是最好的你,你是站在風景之旁的最美風景。

**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最好的安排是你。路的詩是遠方,你是眼前的詩意。有我們,有你,剛剛好。

**軍,你的鏡頭裏有山河,有生活,有愛人。鏡頭是你的眼,你的眺望,你的尋視,你的探看,豐富了旅行的視野,助力着夥伴的足跡。

**如,從阿里到獨庫,從古格王朝到蓮寶葉則,在拓展遠行邊界的旅途中,你始終腳步執着,方向堅定。那些路在問,你在答。所有曾經的路,都與你的腳步相依相偎。

……

——超越所見·呼吸甘南

*以上詩意文字是部分頒獎詞的節選

▲『超越所見·呼吸甘南』 頒獎啦!

2020年『WE領讀』 “超越所見·呼吸甘南”主題自駕順利收官了!大家如約交換了旅行書、留下了贈言、領取了此行各自卓越表現獲得的“榮譽證書”,“趣行頒獎典禮”也如期在返程前夜舉行!

在2020這個特別的年份還能遠行,還有應約而至的朋友,本身就值得紀念!

用詩意的心去遠方,用理性的思考迴歸。

站在『WE領讀』總策劃的立場,我來先交份“作業”。在別人是一場自駕旅行活動,在我還是次工作與興趣融合的行動。從2018到2020,一年一度“超越所見”的出發,動機和意義呢?

▲安踏國潮風爲我們一路拉風加分!

『WE領讀』品牌主張的踐行需要

『WE領讀』從2018年上線就有鮮明主張——“同讀有益之書 ,共走有趣之路”。這主張生成的基因可以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當代的文化表達。我們不僅倡導有益閱讀,更主張積極行走,並願依託團隊的專業背景和資源整合優勢,打造實踐“樣板”。

▲『超越所見·呼吸甘南』

所以“一年一度一條路一本書一桌飯”的約定,是我們爲“自駕遊”創意策劃的最俱儀式感的表達了,一切都以交流互動的和諧滿足爲追求目標。“一桌飯”指的是參與的人數須控制在一桌能坐下的規模。經濟學上,“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消費者獲得的滿意度”。『WE領讀』趣行活動目前依然是起步探索階段,但方向堅定,畢竟在路上才能發現路。

▲『超越所見·呼吸甘南』

“高層次需求”人羣追尋“詩與遠方”的需要

環境改變人,而“人以羣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影響廣泛,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個體對需要的追求各有不同,除了疾病,人的痛苦和歡樂都是由價值觀決定的。

▲『超越所見·呼吸甘南』 行前見面會

互聯網時代,『WE領讀』用線上“分享讀書”的方式,初步篩選出“自我需求”層次較高、價值觀相近的人羣,再設定“在讀行中生髮有價值靈感”的追求目標,通過線下主題自駕遊的舉辦,爲這部分人羣的交流提升、精神共鳴提供沉浸式互動場景,從而獲得“超越所見”的滿足。“超越所見”不僅指超越眼睛可見的風景、完成了怎樣的旅程,而是側重在成就了參與者價值和認知的成長!

文化旅遊產品細分升級的需要

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人均GDP過1萬美元門檻,國人的旅遊消費需求從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邁進;2019年還被譽爲“中國文旅融合元年”;2020年的一場疫情對世界格局和人類生存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但依然沒有阻擋住大衆追求“詩和遠方”的腳步。

“出門旅遊”之於國人,從曾經的少數派奢侈品到後來的大衆化生活方式,再到如今呈現出的需求細分態勢:從產品定位細分出的公路自駕、落地自駕、文化主題定製、目的地定製等;從消費人羣細分出的親子游、研學遊、攝影遊、康養遊……無不表明,用戶需求的細分滿足成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文旅產業服務者如何在這樣的背景下,做到認知和能力的同步跟進?唯有躬身入局、踏浪前行。

『WE領讀』的趣行主題活動(“走讀”系列和“超越所見”自駕系列),就是這個背景下交出的創新探索的答卷。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今年的這場“超越所見·呼吸甘南”主題自駕讀行活動,也爲我帶來了一些立足行業視角的淺思考:

全域旅遊時代,最美的風景在路上。國道、省道是否有條件轉型升級爲“自駕風景道”,將成爲目的地吸引力提升和產品迭代的首關;

旅行即生活,沉浸式的“休閒度假遊”在與“觀光旅遊”並行不悖同時,將率先成爲高層次需求者出遊的優選,所謂“和誰一起去比去哪裏更重要”;

▲『超越所見·呼吸甘南』

文化賦能選擇,“喫、住、行、遊、購、娛”支撐選擇。對高層次需求人羣而言,時間比金錢更重要、感動比趕動更可貴!早在2013年,我在創立“908媚力旅遊工作室”之初,就推出了“媚力自駕,精彩全球”主題自駕系列。這在當時,不僅開品牌服務旅遊的先河,也成爲文化賦能旅遊,滿足消費升級的先鋒!比如創意策劃並聯合旅遊企業推出的“陪着爸媽遊臺灣”系列,就是抓住一代人對臺灣的深刻感情和子女對父母敬孝的情感需求推出的主題遊產品,初步彰顯文化賦能旅遊的理念!但當時的人羣“篩選器”是廣播,是面向大衆人羣,還難以實現依據受衆興趣愛好、消費能力、文化價值觀等信息來細分市場,滿足個性化需求。

如今『WE領讀』趕上了自媒體傳播、大數據賦能的時代,有幸嘗試成爲更精準的個性化需求“篩選器”!用“悅讀、趣行”等興趣爲路標,以“領讀者”爲嚮導,慢慢生髮、集聚、篩選“WE友圈”,每一位參與進來的“讀、行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沒有年齡、性別、職業、位階的區分,只有三觀相合後“原來你也在這裏”的愉悅!

▲『超越所見·呼吸甘南』

“文化是靈魂,旅遊是載體”已然是文旅產業發展的不爭“公式”。其實除了『WE領讀』的主題自駕旅行,還有近些年在一些商學院圈層內風起的各類“徒步挑戰賽”,在我看來都是“主題旅行”的創新突破,其受歡迎的程度越來越證明某種需要的剛性存在!

所以,互聯網智能化時代,旅遊服務“線路嚮導”被電子導航取代,訂房訂票被OTA取代,青山綠水的場景也可以被AR、VR智能滿足,我們爲什麼還需要一場旅行?

短暫離開熟悉的世界,在小世界裏實現高層次需求者“有價值的靈感”生髮,在真實情境中實現人與人思想、情感的有趣激盪——讓靈魂跟上腳步,在路上纔看見路!

*特別鳴謝部分出鏡領讀者和WE友

總策劃 / 趙媚

編 審 / We領讀·悅讀組

排 版 / C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