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有温度的。人生在世,要想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学会用语言温暖他人,通过语言拉近与他人的关系,缩短与他人的距离。

与人交往,切记要守好嘴,学会三思而后说,心直口快是一个人性格,但对于说话而言,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往往由于你的心直口快,伤了别人,到头来也伤了自己。

所以,在独处时,不妨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想想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是做人的智慧,也是做人的修养。一般来说,作为聪明人,从不说以下7种话,值得学学。

1

不说抱怨的话

去年,部门新进一名员工。人还不错,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喜欢抱怨,天天嘴巴不停,说这说那的。

办公室里整日充斥着她的家长里短的那些芝麻蒜皮小事,什么事她都能抱怨不断:挤公交没座位了,她要抱怨一下;部门分配工作任务,她抱怨多了;部门年度评优,也要吐槽半天……久之,弄得整个部门都缺乏上进心和正能量,影响到了大家积极性和工作绩效。一年后,我便找了个理由向集团汇报进行人事调整,将她调开了。

如果一个人总是抱怨,天天愁容满面,就会像传染病一样,看东西都不对,吃东西会反胃,别人都与你作对,到头来只会深陷负能量的泥沼而不能自拔,不得翻身。

2

不说羞辱的话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他们说话不知轻重,不仅脏话连篇,而且还带有羞辱性质,总觉得有时说话不够到位,贬低别人时还不忘对别人踩几脚。

我曾在学校呆过,有一个曾经的体育老师朋友,说话没有轻重,想到哪说到哪。他同时兼一个班的班主任。那时他班上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成绩不好不说,而且还不守纪律,不服管教,这让这位老师特别窝火。

有一次,在这个同学上课不听课而且还顶撞他的时候,这老师怒火中烧,破口大骂,说这同学“脸皮厚,不知羞耻”“如果你以后有出息,我就跟你姓”什么的。

毕业几年后,这个班的同学聚会,也请到了这位老师参加。那个被他骂过的同学也来了,不过他已是一个房地产老板,身价不得了。在见面时,这位同学不无调侃地说:“老师,你该改姓了!”弄得这位老师非常没有面子,好在其他学生及时圆场才解围。

虽然这个学生说的是调侃的话,不会当真,但这位老师也是自作自受,当初做得确实有点过,不该当初羞辱别人。

真的,那些真正的聪明人懂得尊重别人,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会用嘲笑和羞辱的言行去打击别人。

3

不说刻薄的话

对人不说刻薄话,是一种聪明,更是一种善良。如果一个人总是用刻薄的话去诋毁他人,这说明他(她)自己就没有多少底气,所以只能用语言来掩饰甚至中伤。

我有一个舅妈,说话就非常刻薄,话里往往都带刺,从不服输,即使一看就输得体无完肤,但也要从话里抢点便宜回来,好像不捞点没有面子似的。

就拿穿衣服来说,有一次要去参加一场婚宴。一般而言女人们都喜欢精心打扮一番,即使焦点不在她们身上,兴许根本没人看也是一样。舅妈也是精心打扮了一番。

坐在饭桌上等开席,由于闲得无聊,便东扯西扯,扯到穿衣搭配上。刚好同桌也有几位差不多年龄的女人,也都打扮了番。于是在闲聊中有人夸在座的几个女人的打扮。可能是没人先从我舅妈夸起的原因吧,舅妈便阴阳怪气地调侃起另外几个女人的穿着来:裤子搭配错了,眉毛画得不对,如此等等,弄得同桌的几个女人都黑着个脸,都不理她。自然那餐饭吃得也是没甚味道。

生活中就有一类人,总喜欢站在自认为较高的位置来评论事情,用他们独特的角度来苛刻地要求他人,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说出一些刻薄的话,无意之中就伤到了他人,我舅妈这是这么一类人。

一句刻薄的话,即使有几分道理,但也不能随便出口,一旦说出来,它伤了别人,也会伤到你自己。

生命是一种回声,你发出了什么声音,就会收到同样的回响。温和友善的人,才更容易交到真朋友。

4

不说逼人的话

与人交往,也许有人观点不同,需要认同;也许有人出错,需要指正,但没有必要逼着别人认同你的观点,或者说话不留余地,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

有这么一件事:一对恋人上肯德基吃饭,旁边刚好有几个小混混一般的小后生,这几人看到这边女孩子长得还可以,便出口调戏。看到这边不理不睬,越发来劲。女孩子一来气,破口大骂。男生一见对方人多势众,招惹不起,劝女生算了,消消气。女生一见男生这般,转而把火全发在男生身上,说他“不像个男人!”男生被这女生一激,怒火中烧,便起身上前理论。在争执中,对方拿出一把刀就往男生身上捅,男生倒在血泊之中。一见出事,那几人鸟兽散了。在弥留之际,男生问女生:“我现在像个男人了吗?”

这就是逼人的下场,在那些所谓的“垃圾人”面前,有必要逞能吗?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

所以说,有时候不要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该让就让人一步。有时候,不一定要争着那口气,退一步,也许能海阔天空也未尝可知。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话,明知道会给人难堪,明知道会让人下不了台,就不要去逼他,不要当众去戳破。说话刻薄,其实是愚蠢,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咄咄逼人的。

5

不说绝情的话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尽可能都不要把话说死,也就是说,说话要留有余地。

小美处了一个男朋友,已经好几年了。前几天,不知什么原因,她和男朋友大吵了一场。而她本来是爆脾气,也许由于郁闷,一怒之下把平时积攒的情绪都爆发了出来,还说得非常难听,要与他一刀两断,诸如什么“就算男人死绝也不会再找他”“永远不会原谅他”这样绝情的话都爆了出来。

自然,这样的话严重伤到了她男朋友,也从此就断了和她的联系,从此不相往来。过了一段时间,小美冷静下来后,她自己也觉得有点过了,说话说得太重,说得太绝情。但那样的话已说了,她也不知道如何挽救,想想可能再也回不到从前,从此形同路人,非常可惜。

有时,当我们愤怒时,很容易说出一些全凭一时冲动的话,一些绝情的话可能就脱口而出,而这样的话就像一把把刀子深深地划过躯体,深深地留下了一道疤痕,也像一根根钉子一样钉在那里,即使把钉子拔掉了,留着的伤痕也很难抹平。

并不是每句说出来的话,都能够收回;也并不是每一个被伤害过的人,都能够补救。聪明的人都懂得控制自己,说话留点余地,绝情的话更不会说。

6

不说消极的话

生活本就不易,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大家都在为活着而努力。如果身边还有环绕负能量的人,那只会雪上加霜,只会更使自己看不见生活的曙光,深陷消极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我以前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师,那时有一个同事就是这样的人。他人嘛其实就是个老实人,但也许是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或者是怀才不遇吧,天天牢骚满腹,总是说些消极的话:今天哪个领导怎么样,明天哪个学生如何,不是教书没法教了,就是学生素质太差,如此等等。

而这一消极情绪甚至影响到了他上课的班级,因为他上课也是无精打采,上一堂课算一堂课,过一天算一天,和尚撞钟,得过且过。以至于他所上课的班级组织纪律非常差,成绩也非常差。他的讲台上面讲,下面学生就在下面闹,根本不听他的。对此,他也懒得管,他讲他的,铃一响,拿起课本就走人,从来不管教学效果。由于公办教师,学校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只能将他放到最差的班级或者让他改教历史政治这类的课程。10多年过去了,目前他仍站在三尺讲台上,仍是毫无建树,只是等待退休。

像他这种常说消极话的人,是不可能带来正能量的,也不可能教好学生的。

确实,聪明的人是不会说消极的话的,他们会把自己烦心的事情逐一解决,用更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既不会影响到周围人,也能自己也活得快乐些。

7

不说张狂的话

聪明的人不会轻易夸下海口,随口许诺,说一就是一,做得到的事才会开口,做不到的就会明说。

如果一个做不到的事情轻易给人许诺,最后只会误了别人的事不说,还会影响到你的声誉和好感,从小落下不好的印象。

我有个同学,在政府部门混得风生水起。在一次同学聚会时,酒席上他说认识几个人物,跳槽找工作只要开个口。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时我正好要跳槽找份新工作。便在桌上找他帮忙。也许是碍于同学情面,他一口应承。

谁知,过几天后我再找他时,他却说那是饭桌上讲的话,别太当真,其实与那几个大人物也就认得而已,没法帮忙。

自那之后,我才知道他的人情世故,说话张口就来,不留边际。自此,我们之间就越来越少往来,逐渐疏远了。

古话云:“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诺不轻信,故人不负我。”不要轻易许诺于人,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到头来,没法达成诺言,只会得罪于人,从而失去别人的信任。

众所周知,语言是有温度的。真正的聪明人,从来不会去贬低别人,更不会诋毁别人,中伤别人。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那些人缘很好的人都很会说话,显得特别聪明世故。他们从不用嘴巴伤人,懂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既不会让别人难堪,也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这就是真正的聪明人,不会去说这几种话,人缘也因此会越来越好,心情也会越来越好,生活工作也会越来越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