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電子產品在生活中的使用率非常高,即便是對於小孩子而言,他們與電子產品也會發生很多的接觸,而這其中手機是最爲常見的。

尤其是有很多父母喜歡把手機塞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玩,父母以此來求得自己生活中片刻的安寧。

有了手機的幫忙,父母帶孩子的勞累減輕了許多,那麼,父母是否真的應該讓孩子玩手機呢?其實小孩玩手機是把雙刃劍,過度沉迷顯然有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假期孩子沉迷手機遊戲,父母選擇放任不管,開學時孩子居然近視了300度

樂樂正在上小學一年級,平時的功課還算輕鬆,所以樂樂每天的生活作息也很規律,大概晚上十點的時候就上牀睡覺了。

不過在樂樂放假後,規律的作息很快便被手機打破了。樂樂的父母平時工作忙,考慮到樂樂一個人在家沒有意思,於是便給樂樂買了一部手機

把手機交給樂樂的時候,父母要求樂樂只許在寫完作業後玩手機,平時的時候還是以學習爲主。

樂樂聽後自然是滿口答應,每天也確實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先把作業寫完。父母看到孩子的學習沒有被耽誤,於是便對孩子玩手機的事放任不管了。

可是孩子的自制力畢竟有限,既然白天的時候要寫作業不能夠多玩手機,那麼不如就晚上的時候多玩一會兒,於是樂樂晚上睡覺的時間往後延了又延。

十點準時上牀睡覺的習慣也因爲貪玩手機而被改變了。有幾次樂樂甚至因爲組團打遊戲玩到了後半夜兩三點鐘

就這樣樂樂過了兩個月的假期,等到臨近開學的時候,樂樂忽然發現自己的眼睛有些看不清,於是樂樂的父母趕緊帶着孩子去醫院檢查,沒想到孩子居然近視了300度。

醫生認爲導致樂樂近視的原因就是因爲不加節制的玩手機。樂樂的父母聽後這才覺得後悔不已。

孩子們爲什麼會沉迷於手機?

1.被手機的內容吸引

手機所提供的信息內容更加豐富,這也使得孩子們更容易被其吸引。相對於課本上的知識以及現實生活中的環境,手機所呈現的內容更加複雜多樣,看起來更加新鮮有趣。

2.孩子缺少其他的興趣愛好

當孩子的生活中只有學習時,缺少其他的興趣愛好會讓孩子覺得生活單調而乏味,這時候玩手機變成了孩子平淡生活中的娛樂消遣,孩子沉迷其中其實是對枯燥生活的排解。

3.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識不強

孩子缺少自我管理的意識,對於容易上癮的事物很難做到時間上的把控。顯然,手機中豐富的內容讓孩子容易產生上癮反應,但是又因爲缺乏自我管控能力最終導致沉迷其中。

父母如何恰當地引導孩子?

1.規定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既然孩子自我管控意識不強,那麼父母就應該承擔起監管的責任。父母有必要規定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從時間上對孩子進行把控,避免沉迷的行爲發生。

2.監控好孩子玩手機的內容

手機中的內容複雜多樣,但是並非都是適合孩子瀏覽的,所以父母們有必要對孩子所瀏覽的內容有所把控,儘量讓孩子多涉獵一些對於其身心成長有好處的內容輸出。

3.爲孩子做好榜樣

如果父母自身是手機不離手的,那麼孩子受到影響自然也很容易被手機所束縛。所以想要避免孩子沉迷於手機,父母們首先要做好行爲示範,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貪玩手機。

顯然手機已經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味地迴避並不是最恰當的應對方式。引導孩子從手機中獲得有利於自身成長的刺激,避免孩子沉迷其中,這纔是父母正確的應對之道。

大家對於孩子沉迷手機的習慣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