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的雪域高原一直是人們嚮往的存在,因爲受到苯教與佛教雜糅出的密宗影響,這裏流傳着千百種傳說。其地處偏遠,很少受世俗的影響,所以這裏還保持着原始的神祕。不過近些年過度的“神話”讓這裏也批上了一絲“煙火”氣,無論什麼東西只要在西藏轉一圈,似乎都被一種神祕的光環所加持,哪怕是一個塑料瓶。人們所追捧的這種神祕,我叫它爲“忽悠”,忽忽悠悠你就信了,以下就講講6種被過度神話的物件。

一、油膩的牛皮繩:常玩皮子的人都懂一句話叫“養牛”,就是皮具經過長時間的佩戴後會吸收人體的汗液以及油脂,從而顏色變得老氣外表包漿厚重,慢慢用自己汗水餵養出一種會呼吸的飾品。但這種皮具一般需要經過去毛、植鞣、染色、裁剪、縫製等程序才能製作出一款值得“養”的皮具,尤其是植鞣這部改變了動物膠原纖維機構並去除了許多無用成分,這是區別天然動物皮的重要部分。而藏區的所謂“老牛皮繩”只不過是一些編織繩的替代品,程序比較簡單,沒有“養”的必要。並且積年累月下來積累了很多油泥,氣味難聞並帶有許多細菌。就這樣一種東西因在西藏待的時間長了都會身價倍增,小三位買一條帶滿了細菌和泥的繩子回來真不知道是什麼心理。

二、老銅卡子:藏地地處偏遠,舊社會物資比較緊缺,所以配飾並沒有我們這花樣百出。就卡子而言咱們可以用蜜蠟、南紅、松石,再不濟也能弄個紫檀花梨什麼的。但在西藏這些東西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所以他們的卡子一般都是用黃白銅絲自己加工的。就這麼也用了幾十年,現代有人“以舊換新”他們當然樂不得的同意,然後這些老銅卡子就流入了內地市場,叫價還不低,當然商人們都會管其叫百年寒鐵,其實跟寒鐵都不搭邊,就是爲了噱頭。

三、藏傳老電線:自從西藏1951年被解放開始我國就在西藏開始發展電力,也是那時西藏人民才第一次看見夜晚能亮的電燈。老人們覺得這是一種神蹟,給他們的黑夜帶來了光和熱,所以收集了許多廢舊的電線編成珠子做配飾或者念珠。其實真正的老電線留到現在也已有六七十年的光景,除了銅絲膠皮應該早已經風化殆盡。不過反觀市面上這兩年炒作的“老電線”光澤如新五光十色,其實就是這幾年的產物罷了,抹點酥油蹭點泥充當老物件賣個三位數不成問題。真的很納悶爲什麼生活在點火通明大都市裏的人要花費財力以及精力去買那些不能用的“老電線”,難道非要交一筆智商稅?

四、二代蜜蠟:可能你不知道,很多西藏人玩的蜜蠟其實都是“假的”,但假的玩時間久了照樣包漿開片。其實西藏以前真有很多的“老蠟”,舊社會時很多人用這種海里漂的“特產”去西藏換取真貴的藥草毛皮,而西藏唯一獲得這種礦物寶石的唯一方法也就是交換。但塑料以及二代蠟的盛行藏區卻不知曉,所以第一批淘金者就將壓制甚至是塑料製品拿到西藏去以多換少,以舊換新這樣將很多好東西誆騙到手。

五、人牙:嘎巴拉盛行之後人們就開始玩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了,比如說“人牙”,文玩裏玩自己牙的真不在少數,之前我也寫過不少。但自己的牙不犯膈應啊,您玩別人的算怎麼回事啊!藏區有很多人將發黃的牙穿成一串叫賣,牙根發黃還有一層厚厚的油脂,價格還都不便宜,真不知道這麼“生性”的東西是給誰預備的。其實這些只是沾了藏區的光罷了,主要還是來源於各類牙科醫院的廢棄物,不過看品相牙根整齊,相信這些牙科大夫的手法應該都不錯。

六、假天珠、雪巴:西藏可是假珠子的重災區,都認爲那是天珠和雪巴珠的“根”卻沒想到會有很多人去“刨根問底”。自從天珠製作配方失傳之後因當地信仰原因許多料器天珠湧入市場,當地人民不求材質只問安心,所以對仿珠也是欣然接受。但這卻給了許多奸商鑽空子的機會,許多人借西藏這地方出售了不少仿品,賺得盆滿鉢滿的回家了,其實那些出售假珠子的沒有幾個是真正有信仰的藏民。

其實我們的先輩們就多次入藏用內陸一文不值的東西去換取當地大量珍貴的皮草及藏藥,反觀如今這些祖輩們的“垃圾”又回到自己手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