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就有滑翔機了嗎?1898年,埃及考古人員在一座4000年前的陵墓中,出土了一個只木鳥模型,研究人員將其加上了必要的設備後,它竟飛了出來。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爲您揭祕。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898年,埃及考古人員去開羅的郊外一座古城的遺址考古,發現了一座陵墓。自從古埃及的文物以及文明被大量的發掘之後,考古人員在當地遺址內出土文物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說一些法老用的珍貴生活用品,還有一些極其重要的象形文字,所以現在哪怕發現了一座陵墓,考古人員也沒有把出土的一些普通文物當一回事,而是像往常一樣用專業的工具開始挖掘厚厚的土層。

讓人沒想到,這片陵墓的規模越來越大,到後來,考古人員完全被這座陵墓的規模了震驚了,他們只能聯繫更多的專家前來挖掘。專家們最後成功收穫了大量稀奇的文物,比如印有象形文字的石塊、刻着古代生活的壁畫、圓形的陶土碗,還有印着蛇圖案的面具、匕首,各種各樣的古埃及文物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正當考古人員埋頭工作時,正在覈對出土文物的另一位人員,竟發出疑問:“4000年前就有滑翔機模型了嗎?”衆人順着他的視線看去,只見佈滿灰塵的地面上,真的有一隻“鳥”模樣的模型,遠遠看去非常像“滑翔機”,這是用來幹什麼的?

考古團隊將飛鳥模型帶了回去,進行仔細觀察。只見飛鳥模型長14釐米,兩翼完全展開,長18釐米,它的頭部長3.2釐米,材質爲當地盛產的無花果木,整體重約30克。一開始,考古學家認爲飛鳥模型是一個簡單的裝飾物,後來飛鳥模型的數據被嚴格檢測,大家才意識到這隻飛鳥模型的不同。它的製造模型非常精緻,又像模仿着天上的飛鳥,又像後世的滑翔機,這可是4000年前的陵墓裏出土的文物,4000年前怎麼可能有滑翔機?但這樣的聯想,是不是太離譜了。後來,這件飛鳥模型,就被送到了埃及的博物館中。

我國同濟大學有一位教授,他去埃及古博物館參觀時,無意間,看到了這個飛鳥的模型,他隔着厚厚的玻璃,對飛鳥模型進行了一番仔細的觀察,這位教授意識到:也許這個飛鳥模型不只是裝飾物這麼簡單,所以他趕緊拍下照片,希望能夠帶回去好好觀察,希望能找到最終的答案。

這位教授回到國內後,他率領團隊對飛鳥模型進行仔細研究,他們不僅利用計算流體力學軟件,對木鳥的氣動特性進行了計算,還利用風洞,對其進行了必要的測試。同時,他們使用自制的彈射架,對“木鳥”展開了彈射滑翔試驗。測試結果表明,古埃及“木鳥”的升阻比可達到2.5,具有出色的氣動性能和穩定性。這意味着:4000年前就有了滑翔機的雛形。

爲了進一步證實自己的結論,師生團隊在計算機上採用切片法,設計出了“木鳥”的骨架等內部結構。緊接着,他們在激光雕刻機上,用輕木等材質加工出“木鳥”的部件。然後再進行組裝,完美地複製了一架放大版古埃及“木鳥”飛機,比例爲1:10。

隨後,他們又在模型機器上裝上螺旋槳,裝上電池。最後,團隊找了一個好天氣,在一片期待的目光中,複製飛機竟然真的飛了起來,師生團隊的猜想成功了。同濟大學教授團隊的實驗結果也震驚了考古界,對於古埃及出土的這個飛鳥模型,埃及博物館又有了新的認知。

看來古人的智慧確實是無窮的。大家只認爲飛機是近代發明的,古人不可能“飛翔”在天空上,沒想到4000年前,就有人制造出了滑翔機的模型,真是智慧無極限。

目前爲止,這隻“飛鳥”模型,已經成爲了歷史記載中飛行器的老祖宗,很多科研人員都開始重視飛鳥模型的地位,並且加大研究力度。追索人類的飛行器起源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兒,因爲他可以讓人類航空發展的歷史,有一個更加清晰和明確的源頭。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