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主品牌的车型比起合资品牌而言,在稳定性和工艺等方面始终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即便当年堆砌配置的现象非常突出,反而在销量和口碑上没有带来太多的帮助,直到后来不断提升制造工艺、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收购成熟技术公司,自主品牌终于在品质方面逐渐达到主流水准,销量和口碑才开始逐步赶了上来,尤其是吉利长安哈弗这几位国产领头羊。

除了这几个主流大厂,其他自主品牌也在不断奋发向上,其中就有不少品牌依靠背后的合资技术背景,主打“合资品质、自主价格”,比如号称与奇骏共线生产,却只卖10.96万起的A+级紧凑型SUV东风启辰星,在自主品牌的工艺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它又能拿什么与哈弗长安斗?

对于很多人而言,提到启辰品牌,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当初启辰D50,堪称超低价版的“日产颐达”,甚至有一段时间,大家提到启辰所想到的也是“换标版日产”,但随着自主研发设计能力的提升,经过跨界轿跑SUV启辰T90的过渡,显然启辰已经进入到自主研发的阶段,特别是对于自主品牌非常擅长的SUV领域,必定需要一款重磅级的全新车型推出,于是启辰星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布了。

全新VSA架构是什么?

之所以说启辰星是一款全新产品,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在于无论是动力总成还是底盘,都很难在日产系列中找到对应的车型。启辰星作为基于启辰品牌全新VSA架构的首款车型,而VSA架构则是脱胎于日产CMF架构,都是主打零部件同样能力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稳定性,且启辰星虽然是紧凑型SUV,却诞生于VSA架构里面的中大型车VSA-L平台,最大可以覆盖到1950mm的车宽和2900mm的轴距,而不是紧凑型车平台,所以在很多规格方面,是处于国产品牌同级车型的领先位置。

实际上4691×1905×1694mm的三维尺寸以及2756mm的超长轴距,甚至已经超过了价格翻倍的日产奇骏,至于国内几大热销SUV,无论是哈弗H6、长安CS75Plus,还是吉利博越等,尺寸上都比启辰星更小,此外底盘部分,启辰星也采用前麦弗逊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如果仔细对比后悬架部分,启辰星的后悬架结构设计竟然直接与中型SUV楼兰几乎一样,这一点确实让人意外,加上前全框式副车架,带来了更好的结构安全防护水平,这些看不见的地方,都体现出东风启辰星相比起同价位自主SUV足够成熟、厚道的造车理念。

国内领先的48V轻混动力

动力部分,启辰星并没有采用日产系的自吸动力,而是根据目前国内排放和动力匹配,选用了航天三菱最新的A415TD发动机,这套动力拥有最大功率190马力/5500rpm,峰值扭矩达到260牛米/1500-4500rpm,能够满足国VI排放,动力水平已经处于同级别的领先地位。不过启辰星动力最让人惊喜的地方在于为这款发动机匹配了48V的BSG电机,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中能够搭载48VBSG电机的基本就吉利,通过电机可实现加速助推、能量回收、滑行停机和启停等功能,配合最新的博世iBooster智能电控制动系统,据实验可比纯燃油版车型降低15-20%的油耗,综合油耗低至6.1L/100km,真正解除了消费者对于国产SUV油耗的担忧。

舒适度延续“日产”精髓

既然脱胎于日产,启辰星的乘坐舒适度就理应拥有更好的表现。除了提升车内的密封性,增加隔音材料,启辰星还配备了一般高端豪华品牌才会用的主动降噪技术,这套技术虽然不算顶尖高科技,但依靠音响对侦测到的噪声波进行反向输出从而抵消,还是会增加不少成本,所以即便目前也很少有国产品牌会搭载这套技术。

至于另一点,自然就是座椅的舒适性了。日产一直以来依靠大沙发特性在合资品牌中取得了稳定的粉丝群,而启辰星同样凭借这套“头等舱”级座椅,在一众自主品牌紧凑型SUV中,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整个座椅造型非常饱满,不仅有菱形的绗缝纹理,填充也非常厚实,前排副驾不仅可以电动可调,还带有腿托的女王座模式,在长途旅游的时候大幅提升舒适度。后排座椅非常宽敞,地台纯平及三个头枕的设计真正可以舒适坐下三人,后排的U型头枕也更加贴合头部,舒适度自然更好。

从内在和体验来看,启辰星显然达到了合资品牌的水准,在外观方面,也终于摆脱了当初保守的印象。无论是前后大灯,还是侧窗腰线,都显得简洁而大气,全新的家族式中网辨识度很高,大面积的网状镀铬彰显豪华感,加上本来就不小的车身,如果单看外观,全新的启辰星比起同价位的其他自主竞品,丝毫不落下风。

结语

整体来看,对比同价位的哈弗H6、长安CS75等标杆级选手,东风启辰星的劣势主要集中在知名度、保有量等隐形的问题,反倒是在动力、底盘、舒适度等讲求内在功力的地方颇有优势,况且价格、配置和外观内饰方面也完全处在领先的水平,所以如果你需要的是一款好看、好开、好用的SUV,只要10.96万起的东风启辰星,或许能给到你又一个惊喜,但无论如何,如今国产品牌自主研发设计的原创道路,越来越有前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