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患者尿隐血阳性,但尿隐血阳性不等于血尿,尿隐血阳性如何解读呢?

01血红蛋白尿

常见于血管内溶血(如输血反应和溶血性贫血)、严重烧伤、剧烈运动(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和一些感染。溶血性贫血患者同时有溶血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贫血、黄疸、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可以出现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未成熟红细胞)计数增加、外周血涂片破碎和畸形红细胞计数增加、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增加等。

02肌红蛋白尿

常见于肌肉损伤(如严重挤压伤、外科手术、缺血、地震等)、肌肉消耗性疾病、皮肌炎、过度运动等。

一般有明确的病因,实验室检查同时出现肌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同工酶,肝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和血钾升高。

03血尿

多见于肾脏和泌尿系统的一些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囊肿、泌尿系统结石和肿瘤等)、肾外疾病、外伤、剧烈运动和一些药物(如环磷酰胺)。

肾小球疾病导致的血尿,尿中红细胞通过肾小管时经历渗透压的变化,因此红细胞形态与血液中红细胞不一致,呈多种多样,医学上称之为多形型,不伴血丝和血块。结石和肿瘤等泌尿外科疾病导致的血尿,尿液中红细胞形态与血液中红细胞形态一致,称之为均一型血尿,可以伴血丝和血块。

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尿红细胞较多时,尿液外观均可以呈红色。对尿液进行离心,血尿时尿液上清呈黄色,而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时,尿液上清呈红色至褐色。

04假阳性

尿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物质,如对热不稳定酶或菌尿时,检测结果可以呈假阳性。

尿隐血试验阳性,应进一步显微镜镜检确认有无红细胞。尿常规隐血阳性和显微镜检不一致时,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必要时动态观察,不要轻易否认检测结果。

关注肾泰网,您身边的肾脏健康管理专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