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媽

我們經常發現,隨着孩子漸漸長大,等他們長到兩三歲,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或思想,開始不願聽家長的話,甚至會無理取鬧。

有時候你不讓他做的事,他偏要去做;爸爸媽媽批評他,他往往越是反抗。這可能就是大家常說的“可怕的兩歲”。這時候,孩子進入第一個叛逆期。

而且,這時候,孩子的叛逆心理一旦形成,就會出現屢教不改的壞習慣。

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如果還是按以前的老辦法,批評教育,根本無濟於事,可能更加引起孩子的逆反。所以,這時候,家長朋友應該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遊戲,讓孩子樂於糾正壞習慣。

魯迅說:“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

高爾基說:“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

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說:“遊戲是兒童期最純淨也最具心靈性的活動,同時更是人類整體向外的表達方式。”

遊戲對孩子的成長意義重大。通過一起遊戲,孩子在歡樂與笑聲中,用安全的方式交流了情感,感受到了父母的愛。

有趣的遊戲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勝心和進取心,使他們自覺地改掉壞習慣,從而養成一個好習慣。

兩三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視覺方面的意識,他們會有很好的創意。

可以藉助一些漂亮的不乾膠貼紙,來滿足孩子們想要獨立自主的需求。當你覺得孩子表現得很棒的時候,可以獎勵孩子漂亮的貼紙,這樣的視覺強化,讓他們也覺得自己很厲害、很能幹。

當我們想要寶寶做某件事,或者不做某件事時,我們都可以採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實現約束孩子行爲的目的。具體可以這樣做:

1. 定一個簡單的目標

比如,我們想要孩子按時睡覺,可以在一張紙上,畫出來。可以畫一張牀,當孩子能按時睡覺時,可以獎勵他一張有顏色的貼紙,讓他貼在有牀的紙上。一張貼紙代表一天,一個星期七天都能按時睡覺,再獎勵孩子一張”你好棒“的貼紙。

2.設置明確的獎懲制度

很多時候,獎勵是使孩子聽話的最好的方法。我們可以和孩子約定好,當圖片上貼滿了獎勵貼紙的時候,還可以兌換更大的獎勵,比如可以買一個喜歡的玩具、喫一次想喫的美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張紙貼在孩子房間的牆上,貼在他能夠天天見到的地方。並且,能夠隨時提醒他,他的目標是什麼。

3.設置一段合理的期限

一個目標如果定得太長,一直沒有兌現,則孩子可能會氣餒。所以,我們還要設置合理的獎勵期限。我們要讓孩子能直觀地看到自己每天都有小小的進步,讓他有滿足感。對於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來說,兩天到一個星期,已經是很漫長的一段時間了。等一週以後,可以重新再製定一個新的目標。

總結:

這個遊戲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對孩子的激勵作用是很明顯的。對於孩子來說,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他們對於這些來之不易獲得的獎勵會倍加珍惜。

實際上,孩子的每一個習慣,我們都可以採用這樣遊戲的方式來改進。只要爸爸媽媽肯多花一點時間,多花一點心思,讓寶寶改掉習慣一點也不難。不僅如此,通過遊戲,親子間的感情連結也會更加緊密的。

(圖片來源網絡)

婷媽alan,10歲女寶媽,親子講師,多平臺原創作者。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贊、留言與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如果有育兒或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我們一起成長爲更好的父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