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小情,咱們又見面啦

《演員請就位》第2期中,何昶希與張逸傑搭檔演出的《陳情令》實在有點一言難盡。

說的委婉一些就是兩位演員的進步空間還很大。

四位導師的評價也挺中肯的。

郭敬明:我覺得兩位演員的表演都不太好,都沒有進入角色。

陳凱歌:我一點都看不出來你們是莫逆之交。

爾冬升:肢體不規範,眼神缺乏了一點,感情也沒有流露出來。

趙薇:基本功有些問題,希望在未來可以有些提高。

節目到這裏都還合理,直到郭敬明拿出一張S卡給何昶希。

雖然他有自己的理由,但明顯其他導演與後臺的演員都不是很認可。

爾冬升是這一季新來的導演,摸不清規則,不好直接開口質疑。

陳凱歌老謀深算,處事圓滑會做人,不會問這種讓人不愉快的問題。

趙薇的情商很高,自然也不會主動去挑起爭端做惡人。

而一向有話直說,不在乎對方身份只看演技的李成儒,節目組這次竟然沒有給他機會去說?!

兩位演員演完後,李成儒的表情就已經很不好了,郭敬明給出S卡,李成儒更是一臉匪夷所思。但節目組就偏偏沒給他機會發表看法。

可節目組千防萬防,還是沒防住董思怡。

這姑娘也是大膽,猶如《國王的新衣》裏那個指出國王沒有穿衣服的小孩兒。

把衆人的刻意迴避和心照不宣,直接挑明:S的標準是什麼?

接下來就是郭敬明與李成儒爭論的部分。

關於李成儒說郭敬明解釋的理由是“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看法,我也不多說什麼了,看過節目的觀衆都知道,郭導的解釋的確邏輯不通。

但在後來,郭敬明祭出第一季中的金句:

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

從網上網友們的嘲諷與調侃中,可以看出,這次大家並沒有認同,也不太想讓這個“不喜歡”的東西存在。

這是因爲,郭敬明這次挑戰了節目以及所有人的底線。

在節目第一季第一期中的,郭俊辰與董力合演片段《悲傷逆流成河》中,李成儒除了對演技上說出了“三如”,對劇本也強烈的表示出了不滿。

這時,作爲原著作者的郭敬明說出:

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你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

當時,不管喜歡不喜歡郭敬明作品的人,都在爲他的這句話點贊。

而在第二季中,這句話重新出現,效果卻並不理想。因爲這牽扯到一個“公平、公正”的問題。

這句話,反駁對作品的質疑,沒有問題。

作品的受衆、喜好與理解,本就不是統一的。即:一千個哈姆雷特理論。

同樣一句話,反駁對給出S卡的質疑,問題就很大了。

S卡代表的是一種標準,它可以是演技,可以是期待,可是進步空間無限可能,獨獨不能是個人的喜好。

無論是比賽還是節目,只要是競技類,那晉級標準必須適用於所有人才是公平,公正的。

不然,所有導師都選擇自己喜歡的演員,那演員來這個節目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畢竟,喜歡你的人,你演的再爛也喜歡;

不喜歡你的人,即便是影帝影后也會雞蛋裏挑骨的去黑你。

這些演員來參加節目,都表明說要用演技證明自己。而郭敬明的一張S卡,讓他們心裏產生了動搖:

是演技可以證明演員的實力還是導師的喜好可以證明演員的實力?

所以郭敬明說:我給他S卡,是我想找他拍戲。這種理由在節目和輿論上都站不住腳。

遵從內心,做自己固然沒錯。可當擁有某種權利時,也理應擔負起權力所附帶的責任纔行。

導演可以選任何人去演自己導的戲,但在競技節目中,身爲導師,就要尊重比賽的底線:公平、公正。

——END——

從情竇初開到垂垂老矣,我們一輩子都在跟“情”字打交道。歡迎關注@情之瑣事,讓我們一起聊聊感情的那些事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