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不才,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藤田鎮嶺南村人氏。王某爲了宣傳家鄉文化,寫了一篇貼文,介紹明朝永樂二年的永豐籍狀元曾棨。

有一位網友,估計是外地的宗聖世家子孫。他回帖問我:“永豐縣的曾姓人氏多嗎?

王某覺得這個話題非常有趣,就寫了今天的貼文回答網友的問題。吉安府是曾姓人氏主要聚居地,永豐縣的曾姓人氏很多。比如永豐縣藤田鎮的曾坊村,就是曾姓人氏聚居的大村。

圖爲狀元曾棨雕像,拍攝於永豐縣狀元文化園。

孔聖人弟子三千,達者七十二,史稱孔門七十二賢。七十二賢裏面的曾參,參與編制《論語》。曾參還撰寫了《大學》、《孝經》,是孔聖人最得意的門生之一。

古代的皇帝,設置了文廟祭祀孔聖人。復聖顏回、宗聖曾參、述聖子思、亞聖孟軻,作爲配享入祀文廟,史稱文廟四配。曾姓人氏以宗聖曾子爲榮,認宗聖曾子爲共祖,曾氏因此有宗聖世家的美譽。

永豐縣的曾氏人口分佈廣泛,人口基數非常大。藤田、佐龍、三坊、沿陂等鄉鎮,都有許多曾姓人氏。永豐曾氏繼承了宗聖世家會讀書的傳統,歷朝歷代人才輩出。永豐曾氏的代表人物,有狀元曾棨和天文家曾民瞻。

圖爲配享文廟的宗聖曾子,拍攝於福建省漳州文廟。

曾民瞻,字南仲,永豐縣坑田鎮人。北宋宣和三年,曾民瞻金榜題名高中進士。曾民瞻喜歡研究天文曆法,對仕途不感興趣。他著有《天文圖》、《春秋曆法》和《古今年表》等著作。

在沒有鐘錶的年代,計時誤差很大。曾民瞻改進了古代計時的晷(念:軌)漏,使得中國的計時設備,在明朝領先於世界。曾民瞻也因爲改進晷漏的功勞,被載入史冊。

曾棨,字子棨,永豐縣佐龍鄉人氏。曾棨家境貧寒,15歲開始當家教養家餬口。吉水縣富戶周家,請曾棨爲先生,教周述、周孟簡讀書。

圖爲曾坊村志通書院。

永樂二年,曾棨帶着兩個徒弟參考。到了放榜之日,曾高中狀元。周述高中榜眼,周孟簡高中探花。師徒三人同榜高中,包攬了三鼎甲,成了吉安歷史上一段佳話。

曾棨是解縉最得意的門生,沒有之一。解縉主編《永樂大典》,點名曾棨參與編撰。曾是《永樂大典》主要編撰人員之一,貢獻僅次於恩師解縉。

有一次,歐洲的荷蘭使團到訪大明。明成祖知道曾棨威風海量,派他設宴款待荷蘭代表團。曾棨沒有讓永樂大帝失望,把荷蘭代表團都喝趴下了。

圖爲曾坊村廣場。

明成祖嘆曰:“就算是不論文章,單論酒量,曾棨也是天下第一!

據《永豐縣教育志》記載,永豐縣歷史上總共有287位進士。宗聖世家子孫,佔了其中的32位。按照姓氏排列進士人數,曾姓人氏排名第一。董姓人氏出了30位進士,排名永豐縣進士第二的位置。

永豐曾氏出了狀元曾棨,還出了會元曾鼎。古代的科舉,舉子要先參加禮部會試。會試上榜的人,纔有資格參加殿試。殿試第一名是狀元,會試第一就是會元。

圖爲歐陽修雕像,拍攝於永豐縣歐陽修紀念館。

曾鼎取得會試第一名的成績,他參加殿試雖然沒有考中狀元,但也是金榜題名的進士。曾鼎的遭遇,跟歐陽修類似。永豐人歐陽修,雖然得了禮部會試第一,但是隻取得殿試第十四名的成績。

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遠一點,說一說吉安曾氏的話題,名人就更多了,比如狀元曾鶴齡、曾彥等人。

曾鶴齡,字延年,吉安府泰和縣人。永樂十九年,曾鶴齡金榜題名高中狀元。曾彥,字伯曼,吉安府泰和縣人。明朝成化十四年,金榜題名高中狀元。

圖爲狀元樓,拍攝於永豐縣永叔公園。

吉安府總共出了17位狀元,曾氏佔了其中的三位。曾氏狀元數量排名吉安府第二位,僅次於出了4位狀元的劉氏。

吉安市的曾姓人士,還有一位現在的名人。因爲我是寫歷史領域文章的,沒有發佈時政文章的權限,所以不能說出他的名字。哪位知道這位曾姓名人的鄉親,不妨在評論區說出他的名字。

曾姓人氏在吉安府和永豐縣人數衆多,在江西省也是人口衆多的大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就是撫州的曾氏名人。

本文史料來源:《江西通志》,《江西古代名人》,《永豐縣志》,《永豐縣教育志》。

備註:本文文字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文配圖是王福星拍攝的廬陵風光圖片,本人享有圖片完全版權。本人授權網友包括商用在內的圖片無限制使用權,有需要配圖的網友可自行下載使用,無須擔心版權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