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绕不开的活动就是带孩子去天安门看国旗,顺便也就去故宫逛了逛。孩子一开始还挺新鲜,跟着人群蹦蹦跳跳地往前走,但是很快兴致便减半了,孩子问:“ 妈妈,故宫里这么多红房子都是干什么的啊?看起来还都一样。”

我赶紧用求助的眼神望向队友,没想到队友来了一句:“ 孩子问你呢,你给她解答一下啊。” 无奈,我搜肠刮肚,发现我对故宫的粗略认知居然来自于《还珠格格》。我只能敷衍孩子说:“ 这些房子是皇帝办公和休息的地方,后面的房子有的是嫔妃,有的是格格阿哥们,有的是给宫女们住的。”

孩子显然对这个解释很不满意,对逛故宫也很快兴趣索然。我心里直后悔,如果自己能恶补一些故宫的知识,也许就不会错失这么好一个机会,激发孩子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虽然网上介绍故宫的史料很多,但是家长想把恶补的知识传授给孩子,需要合适的场景和机会。否则孩子根本不感兴趣,也难以吸收。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自主学习,让孩子自己从书中找到答案,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幸好我之前早有准备,从故宫回来后,我第一时间为孩子翻出了这套书《了不起的故宫系列 》。

这套百科书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家长放心,书中内容经过故宫博物院的池浚博士把关,所有插画由中央美术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的资深插画师完成。整套书包含200多幅精美插画和1000多个趣味故宫百科知识点,光是插画内容就耗费了画师们1000小时。

《神奇红房子》是其中一本,正好完美解答了孩子的问题。这本书介绍了故宫里面每一所宫殿的名字和用处,以及发生在这些房子里面的有趣故事。作为一本专门面向孩子的百科书,这本书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

1、既精美又精准的插图

这本书总共不到一百页,插画几乎占据了一半的篇幅。对于孩子来说,图画比文字带来的冲击力更直观、形象,印象也更深刻。每本书不仅配了一张超大幅的故宫全景图,每一章节也有更详细的宫殿配图。这些精美的插画减少了孩子阅读过程中的枯燥感,也吸引着孩子一页一页地翻下去。

故宫作为一个皇家宫殿,建筑的布局、配色、尺寸都是十分讲究的。如果只是几幅象征性的插画,就难以表现出故宫的威严感。插画师在这本书中这本书中特意凸显了建筑的尺寸和分布,让孩子不仅从建筑的细节上,从宏观的视角上都能体会到故宫之美。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插画师们的专业和用心。

2、用心组织的语言,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

除了让人惊艳的插画,这本书的文字在保持严谨性的同时,也像童书一样轻松有趣。首先为了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每一个小章节都以疑问句式开始。

这些有趣的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而且这种带着问题阅读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了孩子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想要将庞大复杂的故宫描述清楚很难。故宫是古代的权力中心,负责掌管全国子民;故宫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很多人在故宫里生来病死,一生都没有离开过。那么如何给故宫一个定义,让孩子能轻松理解和接受呢?这本书做到了!

故宫是历代皇帝们生活的地方,也就是皇帝们的家。从家这个概念出发,《神奇红房子 》总共分为三大章节,包括皇帝上班的地方、皇帝的家以及小皇子们的世界。对孩子来说,这样的概念理解起来轻松愉悦,而且印象深刻。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像爸爸妈妈的公司一样,是上班的地方;

东六宫、西六宫、养心殿……整个区域都是皇帝的家,皇帝的家真的很大;

干东五所、干西五所……是皇帝的孩子们上学、生活的地方。小皇子、小公主们六岁就开始读书上学,苦学本领,比普通人背负的压力更大。孩子读到这里的时候,甚至和书中的皇子们有了戚戚之感。

看完这本书,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再去故宫啊?” 故宫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已有超过600年的历史。它就像一个文化和历史宝库,等待着被更多的人开启。而这本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帮孩子打开一扇通往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大门。当孩子再次走向故宫的时候,她必然不再是一个看热闹的游客心态。

我给孩子买过很多介绍车辆、农场、海洋、草原的百科全书,但是读来读去总觉得有一些缺憾:那就是无论一本书将一个地方描绘得多么细腻,介绍的多么详尽,如果孩子不能亲身去体验一下,就难以真正吸收书中的知识,增长见识。

古人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而这套《了不起的故宫系列 》很难得地向孩子普及了关于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个人觉得这是一本带孩子去天安门、逛故宫的必读书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