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奠定三國鼎立的戰役是著名的赤壁之戰,在赤壁之戰中,曹操的大軍被孫劉聯軍以火攻戰敗,但是這個戰術之所以能奏效,就是因爲曹操搞了鐵索連環,把船都綁了起來,後世還有兩個人居然不引以爲戒,再次搞鐵索連環,最終一敗塗地。

赤壁之戰

第一個是南宋的張世傑

張世傑是南宋末期的將領,當時的南宋都城臨安已經被元朝軍隊攻破,蒙古大軍長驅直入,南宋一敗再敗,最終退守在崖山,即今天的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

雖說南宋陸上打仗不行,但是海軍的實力尚存,此時元朝的海軍不過是收降的漁船和部分近海戰船,遠不如南宋海軍強大,而崖山前來勤王的戰艦有1000多艘,蒙古只有400多艘,更重要的是蒙古人不擅長水戰,只要指揮得當,宋朝基本是必勝。

崖山海戰

然而張世傑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居然命人將所有戰船用鐵索連接起來,想以此拒敵,可想而知,這種策略有多麼愚蠢。因爲南宋船隻勝在船大、裝備先進,如此連接後反而喪失了優勢,成了海上的活靶子。

元軍統帥張弘範大喜過望,命令元軍以小船衝擊宋朝陣勢,並往宋軍船上投火,結果可想而知,宋朝戰船逐漸被元軍層層焚燬,最終全軍覆沒,宋朝軍民見無力迴天,紛紛投海自盡,殉難者有十多萬人。

第二個是元末的陳友諒

陳友諒是朱元璋承認的最強的對手,作爲一代梟雄朱元璋尊重的對手,可想而知陳友諒有多厲害。陳友諒是漁民出身,因此對水軍非常重視,在江南羣雄中陳友諒的水軍最爲精良。

陳友諒知道朱元璋不是等閒之輩,最終肯定會和他爭奪天下,於是想趁着朱元璋羽翼未豐,主動出擊,1363年8月,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展開大戰,陳友諒自知在陸地上不是朱元璋的對手,於是放出各種信號勾引朱元璋進湖決戰,但是朱元璋不上當。

鄱陽湖大戰

陳友諒在喫了幾次虧後氣急敗壞,命令部下將戰船用鐵索鏈接,變湖面爲陸地,此舉正中朱元璋下懷,朱元璋命人以小舟衝鋒,又趁着風勢發動火攻,陳友諒的船無法分離,擱淺在了鄱陽湖中,多數被焚燬。

陳友諒見大勢已去,想要突圍出去,結果被不知道哪個神箭手射中,當場身亡,身邊的5萬大軍選擇向朱元璋投降,一代梟雄就此隕落。

小編實在想不明白,這麼坑爹的鐵索連環計爲什麼被反覆使用,難道是真的不想贏還是頭鐵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