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和“考研”到底哪個更難?畢業之後是“考公”還是“考研”,這是很多畢業生都會遇到的問題,有的爲逃避就業壓力,有的爲了提升自己,有的是爲了未來工作的穩定……

在畢業去向選擇時,會有很多的想法,比如說考公”或“考研”,是很多學生糾結的問題。那麼到底這兩個誰更難呢?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其實都不簡單。

想要比較“考公”和“考研”,那麼要從方方面面來看,比如說題目難度、專業優勢、錄取比率、競爭力、發展方向等等,都需要全方位地去考慮。

考試難度對比

考研:考研分爲初試和複試,初試有英語、政治、數學或專業基礎、專業課四大科目,不少人都吐槽過英語,難度大不說,還有一堆要背要記的;數學還包括高數、線代和概率統計,而且還要看所學專業的難度,所以總體而言難度也很高的。

考公:相對而言,公務員考試內容要稍微簡單一些,也有筆試和麪試,但是要拿高分卻很難,這是因爲競爭太激烈,錄取比例又不高,上百人爭取同一個崗位都見過不少。

考研和考公競爭比差異

上面也提到過“考公”的競爭力問題,是非常激烈的,近年來國考各年競爭比平均在55:1左右,打個比方,100人報考國考,實際錄取的不足2人,可見其競爭很激烈。

但省考競爭情況的話要比國考稍微那麼好一點,各省也不一,但錄取下來同樣是少之又少。

那麼和考公比較而言,考研的競爭比就低許多了,競爭比大致在3.4:1的樣子,國考競爭比約爲考研競爭比的15倍左右,省考也大致是10倍左右,可見其中差異。

考公務員的優勢和劣勢

考公務員的優勢顯而易見,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穩定和福利待遇方面,待遇不錯,福利完善,還不用擔心失業,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非常不錯的了。

當然劣勢也是有的,其中就在於崗位和晉升的問題,如果能力不出衆,可能會比較平凡地在一個崗位上呆很久。

考研的優勢和劣勢

考研的優勢也很明顯,獲得的知識與能力、未來的平臺寬廣、在企業起點要高、認識更多的優秀人才等等。

當然也有不是很好的地方,比如說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現實壓力等,等讀研兩三年出來,年齡也大了,而且在此期間也會失去一些職場的機遇,還有更現實的因素,那就是讀研期間沒有穩定的收入。

最後關於考研和考公務員,該如何選擇?還是要實事求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麼,你認爲考研和考公務員哪個更難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