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人在微信羣裏做了精力管理的文字分享,說得相當詳細,而其他人問的主要是諸如不知道如何分配精力等問題,七口八舌,好不熱鬧。可他們卻忘了,自己最根本的問題不是如何管理精力,而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因爲當你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時候,所謂的精力管理就沒有了意義,精力是爲目標服務的。一旦有了具體可行的目標,你總有辦法分配精力去完成它。可見,制定目標是一切事情的起點,也是王陽明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說的凡事先立志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

舉個例子,我要在三天之內寫完一篇近萬字的書評,爲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就會果斷拒絕一些毫無意義的聚會,也不閒聊,儘可能利用一切時間和以極好的精神狀態寫完。

事實上大部分人並沒有人生目標,也不知道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終其一生忙忙碌碌,卻不知道爲了什麼而忙,即使他們掌握再多的精力管理技能,也只是一種心理安慰罷了。

先前我聽別人說,如果一個人能把想做的事、正在做的事和喜歡做的事變成一件事,就是最幸福的。可我們生而爲人,每天卻不得不花時間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還有一部分人窮極一生都無法把興趣當成工作、當成奮鬥的目標,到頭來只爲了一碗飯而已。

可見制定目標很難,從自己的興趣中找到一生的目標更難。倘若你不能從興趣中找目標,就從當前的工作中去尋找吧,即把當前的工作做好,功利一點說是嚐到一點甜頭之後,再努力嘗更大的甜頭。當你完成了一個個小目標,就發現與大目標相關的一些東西開始向自己靠攏。

不過找到了自己的目標之後,還得看看它是不是太小,有沒有內核,否則就算實現了也沒有多少成就感,或者沒有多大的價值,甚至還有可能無法完成。

先說爲什麼目標變小了反而無法完成?這看起來很矛盾,實際上當你的目標不夠大時,一旦遇到了問題就把目標擋住了,此時你就可能出現暫時性失明,只看到問題而忘記了目標的存在,終日爲了解決眼前的問題而焦頭爛額,慢慢地也就淡忘了目標的存在。

而你制定了一個大目標,即使遇到了困難和問題,你的目標依然在你的視野之內,就像博多·舍費爾在《財富自由之路》裏提到大目標的益處一樣,他用了下面這張圖來表示,你自然一目瞭然:

接着說內核是什麼,目標爲什麼需要有內核。老喻的《人生算法》裏就講到的「內核」,它是衡量一個目標是否適合自己的重要標準。因爲你的目標大到難以企及或者實現起來過於複雜,就不是一個好目標,只有當它符合一定的內核纔行。目標的內核,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簡單,可以大規模複製二、有構建系統的潛力,防止被別人複製

由此看出,你的目標不能太複雜,越簡單越好,因爲你一旦實現了就可以按照當前的方法接着完成第二個目標,容易被自己複製。不過它最好由你不斷複製,爲了防止被別人複製,你就要有構建系統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你的目標得有一定的門檻,你爲它做得越多別人越難模仿。

在這本《人生算法》裏,作者以海底撈火鍋爲例,說明了這種不需要大廚的火鍋店可以大規模複製,同時它又有「極其變態的服務」這一點別人無法複製的方面,久而久之就產生了網紅效應,自然就有了構建系統的能力。由於有了這種內核,海底撈才越做越大。

回到我們個人自身,在制定目標時也應如此。

比如你想通過寫作賺錢,就努力寫好一篇篇文章,一本本書。這一點看起來足夠簡單吧,至少做起來沒那麼複雜,你只管寫就是了。你寫好一篇接着寫下一篇,寫好了一本書接着寫第二本,它可以如此反覆不停地複製下去。

可是你總不能去模仿別人,而應明確自己的寫作方向,在某一個細分領域寫出一片天地來。如果你在農村出生,長大,就深耕鄉土文學這個寫作方向;如果你喜歡寫財經人物傳記,就努力寫作成爲財經傳記作家。

當然,你也可以進入一個新領域,先入爲主,佔領山頭。一旦你發現一些新領域還沒有出現專家時,就日夜不休地學習,發佈專業文章,讓別人先認可你。前段時間流行的增長黑客,有的人半路出家,只花個把月時間深度學習、寫文章,很快就嶄露頭角,即使出一本雞肋般的書也被許多公司視爲座上賓,而後來者想走這條路就困難得到了。

而這些,也是你找到目標內核的過程。不過並不是找到內核之後,就想一口咬下來,去做一步登天的事情,而是找到一大堆可複製的小事。

還是以寫作爲例。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一口氣寫成一本讓人頂禮膜拜的書,成爲一名作家,而是在成爲作家這條路上,你要分幾步走,每一步怎麼走,都是由一件件可複製的小事堆積起來的——也就是你寫的每一段文字,每一篇文章。

在其他領域,完成一個大目標也是如此。當你找到了目標的內核之後,就不僅僅侷限於如何去做,而是應該不斷地打磨,在該領域內做到第一併建立自己的專業護城河。只有你嚐到了成功做成一件件小事帶來的甜頭時,你才發現自己正慢慢靠近人生大目標,進而找到了自己一生的使命。

就像斯蒂芬·茨威格在《人類的羣星閃耀時》裏說的:「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於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強時發現了自己的使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