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省的省會城市自然是該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不過,很多省的首富卻都不是出自省會,反而是誕生在下屬的地級市。

比如廣東的首富在深圳、河南的首富在南陽、江蘇的首富在連雲港、河北的首富在廊坊,除了深圳是一線城市,其它多是經濟不冒尖的普通地市。

以2019年的GDP數據爲基準,河南南陽市GDP只是鄭州的1/3,連雲港在江蘇GDP排名倒數第二,河北廊坊經濟總量只是石家莊的一半。

有人說:“鄉間出奇土,山野有高人”,其實,遼寧首富也是巧妙地避開了瀋陽、大連,悄然誕生於GDP只是瀋陽1/5的營口。

2019年胡潤百富榜數據顯示,出生於遼寧營口大石橋的孫壽寬,以350億的身家,又一次蟬聯遼寧首富。

其實,按照胡潤的數據,吉林、黑龍江兩省的首富身家都不足300億,這意味着,孫壽寬實際上也是東北首富、東三省最有錢的男人。

營口雖然是遼東半島的港口城市,但境內多山,共有大大小小的山峯2800多座,而孫壽寬的財富就是從荒山坡上建廠起家積攢起來的。

孫壽寬(中)

1988年,快40歲的孫壽寬帶着十幾個人、借了十幾萬塊錢,在營口大石橋虎莊鎮的一個荒山坡上建起了工廠。

爲什麼要在荒山野嶺建廠,不是因爲那裏寬敞,而是因爲孫壽寬要乾的是石粉加工,所謂石粉,顧名思義就是石頭的粉末,廠子當然是離原材料越近越好了。

這裏要先簡單解釋一下石粉,雖說就是石頭的粉末,但應用極爲廣泛,石頭的品種不同,石粉的用途也不同。

比如說裝修中常用的膩子,就是滑石的粉末,玻璃廠製作玻璃,用的就是石英石的粉末,還有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化妝品、衣服、牙膏等,都離不開石粉。

營口山多石頭多,正好爲孫壽寬的起家提供了天然的基礎,不到一年的時間,生產車間一個變兩個,生意規模也越做越大。

1995年,在孫壽寬生產了7年的石粉之後,嘉晨集團成立了,這是營口市第一家集團型企業,也是孫壽寬如今財富的來源所在。

之所以成立集團公司,是因爲孫壽寬在做石粉的過程中,又拓展出了新的業務,收購了一家鎂製品公司。

之後6年的時間裏,孫壽寬一直持續地大規模擴建鎂製品廠,嘉晨集團於2001年建成了亞洲最大的電熔鎂砂廠,足有48臺電熔爐。

所有企業都一樣,多元化的步伐一旦邁開,就再也剎不住車,不過孫壽寬有自己的道道,之後嘉晨集團又先後跨入了煤化工、耐火材料、煤氣發電、鋼鐵等行業。

到現在已經形成了“煤—焦化—耐火材料—鍊鐵—鍊鋼—煤氣發電—鋼鐵”的一條完整產業鏈,之前的多元化,也都在這條產業鏈上找到了合適的位置。

根據嘉晨集團官網的資料,如今旗下已有16家全資子公司,員工1.1萬人,總資產超過500億,2019年實現營收570億,相當於每天入賬1.6億。

對於當地經濟而言,30多年來,嘉晨集團實現繳稅130多億,社會捐款2.5億,帶動就業無數,不僅是營口,甚至在整個遼寧也算得上是支柱型企業。

而孫壽寬個人卻顯得低調而神祕,除了被選爲人大代表,2010年榮獲過“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就再沒有什麼與他相關的新聞了。

網上關於他40歲前的資料,除了1949年出生,畢業於遼寧科技大學硅酸鹽專業,就再沒有更詳細的內容了。

對於創業之後的孫壽寬,網上的描述也僅限於“曾經一部手機用7年多,出差經常喫快餐,生活的全部內容幾乎就是工作。”

不過,老闆可以低調,企業卻不能低調,老闆對自己摳門,在企業宣傳上卻是一擲千金。

2018年,嘉晨集團豪擲數千萬對瀋陽鐵路局下的高鐵進行了冠名,涵蓋了16趟從瀋陽、大連始發的高鐵,取名“嘉晨集團號”,目的就是向全國宣傳企業。

而除了宣傳企業,孫壽寬也沒忘記宣傳一下家鄉,2019年又出資數百萬,冠名了兩組大連經停營口開往哈爾濱的高鐵,取名“營口號”,據說是東北首列以城市命名的高鐵。

孫壽寬雖然已年逾古稀,但精力仍然很旺盛,有媒體的描述是:

“早上7點到公司,6點才下班,和年輕人一樣的工作時間。”

但比精力更最重要的是,鬥志仍就昂揚,在嘉晨集團31週年慶典上,孫壽寬說的一句話完美契合了他的心境:

“輝煌只意味着過去,嘉晨集團更加美好的明天還要靠我們繼續創造。”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看來能成爲首富都不是偶然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