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開倉賑災的時候,爲什麼都是施粥,而不直接分派大米?

災荒在古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事情,因爲生產力水平的低下,糧食的整體產量不高,所以也就導致了古代的老百姓其實主要還是靠天喫飯,所以也就造成了一旦出現天災的時候,就會發生大規模的災荒,而在這個時候,老百姓家中一般是沒有什麼存糧的,只能夠靠着政府去進行賑災。

在古代歷朝歷代當中,往往都會修建大規模的糧倉,以此來應對不時之需,而一旦發生災荒,政府就會開倉賑災,但是在古代爲什麼都是施粥,而不直接分派大米,或者是做成其它更加容易喫飽的食物呢?

首先在災荒的時候,老百姓們沒有了收成,而國家自然也沒有了稅收,所以倉庫裏面的糧食是有限的,但是受災的人口往往不在少數,而且災荒持續的時間也不能夠預知,所以爲了應對這樣的情況,政府往往會在不餓死人的情況之下,儘量的去節約糧食。

而施粥成爲了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因爲在粥裏面是可以摻水的,水往往也能夠讓人摻水一種喫飽了的感覺,這樣就能夠去救活更多的災民。

其次,施粥的針對人羣往往是受災的災民,但是嚴格來說,是不太好去區分的,在災民當中往往會混入一些家境比較好的人,如今直接分派大米的話,很有可能這些賑災的糧食會落入這些家境較好的人家的手中,而通過施粥就不會產生這樣的情況,這些家境較好的人,往往都不願意輕易喝粥,所以施粥能夠更加精準的進行賑災。

再其次,就是施粥往往都是一頓一頓的進行的,這樣往往能夠保證災民每一個人每一頓都能夠喫到,如果直接分派大米,就會出現被搶的情況出現,要知道古代的社會治安本身就不是太好,而且在災荒年間,混亂就更多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一個人爲了能夠活下去,去搶奪他人的食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施粥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最後,就是施粥其實是有利於消化的,要知道災荒爆發之後,到國家賑災,在古代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而等到了這個時候,災民往往都已經餓上了很長的時間了,而粥這樣的流食是有利於消化的,如果直接分派大米,很有可能會出現脹死的情況出現!

也正是因爲以上的原因,使得古代賑災往往都是施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