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地名都是這個省份的歷史文化凝聚的精華,起得十分有韻味!你知道嗎?四川原本真的是有四個川!

四川爲什麼叫四川

唐朝時的“川”就是河流的意思,也被用作地名。岷江一帶稱爲“西川”,經過沱江的,則被稱爲“東川”,加上山南西道流經的漢水,也就是“三川”。

而四川這個說法,最早是在宋朝時期出現的。北宋時期,官員管理巴蜀地區時,將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爲了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也就是今天的成都、三臺、廣元和重慶奉節,並將其合稱爲“四川路”。

當時路實際指代的是四個行政地區,因爲這四個行政地區都是同一級,在地理位置上剛好也在四川的東西南北四面,也會被稱爲東、西、南、北四川,所以也就流傳下來有了四川這個叫法。

北川的分割

再後來,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有效管理國土,採取了行省制,四川也就開始作爲省份,被叫做四川省。當時四川省的面積更大,涵蓋了今天的重慶、甘肅、陝西的一部分。

因爲漢中地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四川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重地。而元朝的疆域太遼闊,爲了方便管理,防止川蜀地區擁兵自重,發動叛亂。在公元1262年,元朝的統治者將秦嶺以南的地區劃出歸陝西管理。因此,四川中的北川就被分割出去了。

重慶的分割

再後來到了民國時期,1937年時,重慶的工業資本遠超其他城市,幾乎佔到四川省的一本以上。依託了水陸交通的優勢,經濟發展趨勢良好。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後,大量的工業設備和廠房被轉移到重慶,重慶的人口增加迅速。被作爲戰時的“陪都”,重慶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了。

到新中國成立,重慶劃分到四川省管理,一直得到了相對平穩的發展。四川的第一、二、三產業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果。1984年,國家指定重慶爲計劃單列市。

改革開放以後,需要在西部建立一個經濟中心,重慶作爲西部的經濟中心,有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潛力,在三峽工程的推動作用下,被升級爲直轄市。這一次,重慶與四川同爲一級了,三川也就又少了一川。

結語

從歷史長河來看,巴蜀兩地雖分分合合,但無論風俗民情還是語言文化,早就形成一致了,這也許就是四川人和重慶人一直被稱作是"川渝一家"的原因了。四川是一個美好的地方,這片土地一直煥發着獨有的光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