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是很多人都非常愛喝的飲品,尤其是年輕的女性,她們常常一天不喝奶茶都會覺得自己渾身沒有力氣,奶茶似乎已經成爲了她們的“生命水”,不喝點奶茶似乎整個人生都是不完整的。

在今年國慶8天的假期中,“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火了,很多人在網上曬着各式各樣的奶茶,有些人還曬了男朋友發的紅包。在曬奶茶的同時也瘋狂地撒了一把“狗糧”,讓單身狗國慶都過不安穩。

在國慶期間,很多奶茶店的生意都是異常火爆的,就比如喜茶的588家門店,在國慶8天假期中大約賣出去了600萬杯茶飲產品,而奈雪的茶表現同樣也非常搶眼,大約賣出了340多萬杯的茶飲。

不過國慶期間,曾經的奶茶霸主,香飄飄的銷量卻不盡如人意,依舊安靜地躺在超市的貨架上面,曾經的香飄飄賣出去的杯數可以繞地球一圈,如今卻不知道還能賣出多少了。

奶茶市場同樣也出現了明顯的分化,既有客單價較高的喜茶、樂樂茶它們通常一杯的價格在25-35元之間,也有價格比較親民的蜜雪冰城,不少奶茶一杯的價格還不到10元,在下沉市場擁有一席之地。

但是無論是喜茶,還是奈雪的茶或者是Coco奶茶它們發展壯大都離不開,奶茶的供應商。也就是說這些奶茶企業發展越好,所需要的原材料也就越多,似乎各個奶茶企業都成了奶茶供應商們的“賺錢工具”。

奶茶行業越是火爆,這些原材料的供應商所獲得的利潤也就越高,這樣看來它們似乎成爲了最大的“贏家”。正是得益於奶茶行業的高速發展,如今的奶茶市場已經達到了500億的規模。

奶茶在中國的擴張速度是十分驚人的,奶茶店的數量從2016年的19萬家,僅僅用了2年的時候,2018年的時候就擴張到了41萬家,足足翻了兩倍多,要知道在2000年的時候,全國的奶茶企業還不到1000家。

奶茶行業的爆火,也讓各個企業家看到了它有利可圖,於是有很多企業進入了這一賽道,在2018年的時候,奶茶行業的投融資金額就已經超過了30億元,其中有騰訊、阿里等大佬紛紛入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奶茶行業在如火如荼的發展,企業在不斷增多,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對於原材料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但是供應商的數量卻沒有迅速擴張。

相關數據顯示,包含了“奶茶原料”的關鍵詞註冊企業,從2015年到2019年,也僅僅從原來的122家增長到了133家,也就是說在4年之間,奶茶原材料的企業僅僅增加了11家。

由此可見,奶茶原材料需求暴漲,但是原材料供應商卻增加很少,因此供應商們各個都賺得盆滿鉢滿。在去年9月份的時候,就有一家頭部的奶茶供應商發佈了招股書。

並且從招股書中不難發現,有很多頭部奶茶品牌的名字,如香飄飄、Coco等,甚至還看到了統一和娃哈哈的身影,其客戶資源佔據了整個市場的70%。而該公司所生產的核心產品是植脂末。

這是奶茶的核心原材料,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正是因爲植脂末獲得了巨大的營收,在2016-2019年期間就佔據了全部營收的90%。這4年之間的營收,分別達到了13.2億、13.7億、16億以及17億。

其實對於奶茶行業來說,發展最快的時間段在2008年-2012年之間,現在想要在短期內迅速擴張很難實現。並且從2018年的時候,在一二線城市中茶飲店的關店率已經超過了開店率。

而無論這些奶茶企業怎樣更新迭代,對奶茶供應商的影響似乎並不算大。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奶茶行業的平均毛利率在70%左右,雖然會受到地段、消費水平,營銷費用等影響,但原材料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奶茶無論有怎樣的新花樣出現,都離不開原材料的供應。不過現在也有一些奶茶企業深入到了奶茶原材料的供應鏈當中,爲了進一步節約成本,或選擇新的盈利途徑。

如蜜雪冰城就已經開發了工廠,開始生產原料了,並且已經服務了7000家加盟店,因此品牌低價競爭更加有優勢。不過很多奶茶企業,依舊將自己的重心放在了研發新品和推廣等方面,所以奶茶原料供應商依舊在瘋狂斂財。

可以說喜茶、奈雪的茶、Coco奶茶等的火爆,卻讓奶茶原材料供應商成爲了最大的“贏家”,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