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隋唐最有資源的英雄:義父、姑父、姨父都是隋朝王爺,他卻要反隋”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系列主線小說故事的朋友,對這位英雄應該不陌生吧?沒錯,他就是隋唐小說中的頭號書膽,秦瓊秦叔寶。當然,如果以真正的歷史來看,秦瓊遠沒有這麼豐富的資源,在歷史上,秦瓊的父親秦愛,只不過是北齊的基層官吏,根本不可能給他搭建更大的平臺,所以秦瓊只能從隋朝的一個“大頭兵”起步,完全是憑藉着自己的努力,纔有了最終的成就。

但在小說中就不一樣了,爲了突出秦瓊的傳奇色彩,高尚的人格,以及可以幫他化險爲夷的運氣,秦瓊便得到了三大“王爺”級長輩的幫助。大家最熟悉的,當然是他的姑父,北平王羅藝,也就是羅成的父親,如果沒有跟羅藝認親,秦瓊充軍發配後的命運,恐怕將會徹底改變,起碼他不可能回家那麼早,更不可能在回家後,被姑父舉薦,到唐璧那裏當一名旗牌。而最重要的是,如果秦瓊沒機會見到羅成的話,他的功夫也根本得不到提升的機會,那有何談建功立業呢?

第二位長輩,則是他的姨夫,昌平王邱瑞。應該說邱瑞在隋唐系列中比較特殊,始終是個地位和能力比較高的前輩,可是,對於邱瑞的特點,又完全是作者強行設定的概念,起碼在小說中,沒有什麼細節故事,能讓書迷看到邱瑞究竟多厲害。可問題是,邱瑞作爲秦瓊的姨夫,前後幫過這個內甥兩次大忙:第一次是秦瓊和兄弟們鬧長安的時候,正是因爲逃進了邱瑞的王府,纔得到了昌平王的庇護,躲過一劫;第二次則是奉命攻打瓦崗時,因爲徐茂功等人的謀劃,使得老王爺率軍歸順,讓秦瓊這個瓦崗大帥,得到了更強的戰鬥資源。

至於第三位擔任“義父”的長輩,可能就略有爭議了,此人就是靠山王楊林。因爲秦瓊當過楊林的十三太保,儘管他當時是形勢所迫,而且一開始還不知道楊林是自己的殺父仇人,纔有了這次意外。但不管怎麼說,讓楊林成爲秦瓊的“義父”,恐怕是書中的秦二爺,以及書外的隋唐迷都認可的。

但是,小說中描述的客觀情節就是這樣,即使秦瓊後來不願意也不想承認,自己有這麼個“義父”,可楊林真的是拿秦瓊當兒子看待。而且秦瓊對楊林的感情相對也比較複雜,如此殘酷的情節,其實也正是彰顯秦瓊人格和魅力的最好證明,只有通過這種矛盾和掙扎,讓秦瓊最終選擇了“大義”,而非眼前的“小利”,才讓所有人對這樣一位大英雄由衷地佩服。

由此可見,雖然秦瓊這麼豐富的資源,只是小說的虛構和加工,與真實的歷史無關,但書中折射出的道理卻是真實的——假如我們自己,有機會像秦瓊一樣,面對一波又一波,幾乎是數不盡的好運氣和利益誘惑時,捫心自問,我們還能堅守住自己的信念和底線,毫不動搖地保持本色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