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說,開創和守成嘉靖都沒有做到。但嘉靖個人能力絕對不俗,這個面對天上掉下來的皇位少年,表現出了出奇的冷靜,楊廷和以爲找個稚嫩少年,但誰也想不到是個政治老油條。明世宗朱厚熜這個皇帝絕對“撿”來的,明武宗要是有兒子,無論如何也如何也輪不到朱厚熜。但就是這麼幸運,公元1522年,這位十四歲少年,從湖廣安陸來到北京,成爲大明王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成爲大明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

實際上,嘉靖的個人能力,見識都被嚴重低估的皇帝。登基沒有幾年,就迫使扶持其登基的楊廷和被迫辭職,而後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具是一代人傑,都是絕頂的聰明人。雖然嘉靖晚年好道,數年不理朝政,但國家最高權力始終把持在嘉靖的手裏。嘉靖雖然有能力,可是卻沒有用在“正道”上,而始終在修道,追求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爲此還差一點被宮女縊死。晚年的嘉靖多疑,猜忌,殘忍。實際上,嘉靖最大錯誤就是自以爲是,自以爲聰明,嘉靖認爲他的能力足以控制一切,但實際上,嘉靖也被徐階和嚴嵩利用,但他卻認爲他足夠聰明到可以看透每個人的忠與奸,清與貪。而明朝的衰落卻是從嘉靖開始的。

嘉靖登基時候十五歲,要知道,這個少年作爲藩王的兒子,他是不會得到帝王治理天下的教育的,作爲藩王的他,其政治經驗和鬥爭手段在登基前幾乎沒有,但嘉靖用了僅僅三年時間,利用“大禮儀”事件(儒家思想到此已經僵化)將三朝老臣楊廷和扳倒,從而徹底掌控朝局,可見嘉靖的能力並不弱,這時候嘉靖才十八歲。也正是由於大禮儀事件,讓嘉靖皇帝徹底喪失了對文官好官僚階層的好感。對立,不上朝,潛心修道。放任宰相專權,而嘉靖則專心於他自己的事業,嘉靖屬於先天不足皇帝,嘉靖必須依靠帝王心術來治理這個國家,作爲一個帝王他不知人間疾苦,缺乏愛民之心,窮奢極欲。這裏看他也是一個昏庸的皇帝。

這裏值得一提是,嘉靖一朝是除朱元璋之外,嘉靖一朝是沒有重用宦官的時代,特務統治最弱的時代,政治統治很清明,這也是明朝最高權力第一次集中於皇帝的手裏,而過去則是皇帝一宦官一朝臣的三角格局。嘉靖絕對的不是一個昏君,是一個很合格的皇帝。但他似乎不屑於去治理這個國家。他不理朝政,任由國事日漸衰敗,但求長生不死。嘉靖覺得所有的人都不足以和他相提並論。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私慾佔據了一切,在他眼裏,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維護自己私慾的玩物而已,徐階和嚴嵩之間的鬥爭他根本不介意,因爲沒有觸及到他的利益,而當得知自己被嚴世藩欺騙和利用的時候,立即惱羞成怒。這是他無法容忍的。

在嘉靖皇帝駕崩八十年以後,滿清入關,當然帽子不能落在他的 頭上,一個能力偏上但志不在此的皇帝,一個御人有術皇帝,一個坐了45年江山的皇帝。一個只想享受當皇帝的慾望,卻不想盡皇帝的義務。他死以後,大明王朝江河日下直奔懸崖而去,這個人成了國家的統治者卻是大明王朝的敗亡的開始。所以,嘉靖只有小聰明,而無大智慧。

我是清水阿嬌,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