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裏,唐僧有三個徒弟,大徒弟孫悟空,二徒弟豬悟能,三徒弟沙悟淨,這裏裏面除了孫悟空是特定和必然人選之外,豬無能(八戒)和沙悟淨都是觀音半路遇見,臨時委任,在徵得二人同意的情況下,本着自願原則與二人簽訂“用工合同”。如果完成任務可得正果,但問題是,觀音爲何要找有前科被貶下凡的到家神仙爲合作對象呢。

應該說,這兩個人都不是合格人選,比之看管觀音後院的黑熊精以及後來的牛魔王都這倆人能力能力都很差勁,豬八戒更是心還不堅定好色貪喫,沙悟淨爲人木訥毫無主見。實在不是最近人選,而觀音選擇二人首先就有“緣”,誰讓他們遇見觀音,而且發生衝突。佛家講究有錯能改,善莫大焉。豬八戒是調戲嫦娥仙子、沙悟淨則是打翻了琉璃盞。二人錯誤都不大。但都被貶下凡,錯誤都不大,但下凡以後,二人犯了更大的錯誤,都以喫人爲主,這個“惡”顯然太大大了,在凡間作亂可以使得二人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觀音以慈悲爲懷,給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二人也原意輔佐唐僧西去,觀音自然願意給他們一次機會經此歷練也許可以改變二人的處境,這也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可以說,觀音欽定的取經天團,居然沒有一個“好人”,全是一幫“罪犯”。能跟唐僧取經必須根要硬,前世必須是神仙之體,也就是不能是“普通人”,對取經人必須嚴格審覈。而八戒和沙悟淨都是道家神仙,完全可以勝任此職。

從佛家來說,豬悟能和沙悟淨各有隱喻,豬悟能隱喻是見思煩惱,迷着名色財食睡,五欲六塵,教誡他要守戒律,不逐相而迷,要把持得定。法名悟能,是說自性起用,能生萬法,心生種種法生,執著空相亦是不對,同樣是一種能量,主要是要用對,轉第七識末那識遍計所執爲平等性智,轉眼耳鼻舌身前五識爲成所作智。

沙僧喻塵沙煩惱,也稱“分別煩惱”,種種分別心,生種種愛憎。法名悟淨,是說離一切分別,就回歸到清淨平等的自性轉第六識分別意識爲妙觀察智。八戒喻貪,沙僧喻瞋,悟空喻癡,讓三個徒弟各有戒律。還有就是觀音有金緊禁三個金箍。但最終享用的卻是孫悟空,紅孩兒和大黑熊,但八戒和沙僧卻沒有這個“待遇”。很有可能這三個可能纔是如來安排的取經隊伍編制。但是最終的取經隊伍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原因大概就是佛道兩家達成協議。而紅孩兒和大黑熊由於不在編也只有放棄。

我是清水阿嬌,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