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書君說

道不盡三國英雄,數不清魏晉風流。

他生性不羈,隨性而爲,不但才學無雙,還是魏晉玄學的創世者之一;

他風度翩翩,聰明好學,不但曠達雅遠,還是後世潮流的引導者之一。

曾有詩讚曰:“爲郎容貌粉如玉,自古難有相似人。”

這個人就是何晏,一個以才學驚豔曹魏,又以容貌聞名後世的奇男子。

今天讓我們一起看傳奇美男子何晏的故事!

何晏,大將軍何進之孫,本該出身富貴,一生無憂。

可東漢末年,何進與十常侍奪權,死於非命,從此何家衰落下來。

何晏之父早逝,曹操任司空時,娶其母尹氏爲妾,並將他一同收養。

曹操鍾愛神童,其子曹植、曹衝,曹衝好友周不疑,曹操都偏愛有加。

而何晏自幼“明惠若神”,曹操自然也十分喜歡他,甚至有意收他爲養子。

若是尋常人家的孩子,必會欣喜萬分,得曹操教導,前途將不可限量。

可何晏卻無絲毫歡喜,他經常在地上畫個方框,自己坐在其中,有人不解這是什麼意思,便去問他。

他便答道:“這纔是我何家的房子。”

曹操知道此事後,十分感慨,知道強扭的瓜不甜,便將他送回了何家。

何晏自小便有如此風骨,寧願居於方框之內,也不願忘掉何氏之本。

正是這份風骨,讓曹操對他更加看重。

曹操每次帶着兒子們出去遊玩,都會帶上何晏,並且“令與諸子長幼相次”,以兄弟之禮相待。

可何晏依舊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無論是坐車還是站立,都獨自一人。

有人問他爲什麼要這樣,他說這是禮儀,外人不能與親族一同而坐。

如此獨立冷淡的何晏,自然不被曹氏兄弟所喜。

曹丕從不願叫他姓名,每次都是用“假子”來稱呼他。

而何晏從未將此放在心上,雖久居人下,但他並沒產生自卑自棄的心理,反而養成了自尊自強的品格。

也正是這份品格,讓他從小便勤奮好學,博覽羣書,這也爲後來開創玄學先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實,很多時候,一味攀附於人,並不能贏得別人的好感。

唯有做好自己,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當擁有足夠的底氣時,才能贏來別人的尊重。

談及三國時期的美男子,人們往往會想起“羽扇綸巾”的美周郎,“荀令留香”的荀文若,“龍章鳳姿”的嵇叔夜。

而何晏的樣貌與他們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成年後的何晏皮膚細膩,樣貌俊美,且非常喜歡裝飾打扮。

魏明帝曾疑心他是塗粉纔有這般無暇的膚色,於是幹了這麼一件事。

某熱天,魏明帝召集一幫大臣賜宴,賞賜了何晏一碗熱湯麪。

何晏知道魏明帝的心思,二話不說,端起就喫。

他喫得大汗淋漓,用自己紅色的衣服擦拭,可臉龐卻變得更加潔白明亮。

至此,魏明帝的疑惑終於解開了,原來何晏膚白是天生的。

這一碗麪湯,造就了何晏的盛名,從此大家以“粉郎”或“粉侯”來稱呼他。

不僅如此,“駙馬”這個詞也是從何晏開始的,“粉侯”成爲了駙馬的別稱。

魏晉時期,美並不是女性的專利,男性的陰柔美也很受歡迎。

上層貴族和名士圈裏,男性流行敷粉化妝,當時世人更偏愛皮膚白皙的男子,皮膚越白,越受歡迎。

即便何晏已如此“美麗”,但他依舊“粉帛不去手”。

從此之後,那些膚白貌美的男子,世人便稱之爲“傅粉何郎”。

何晏除了愛化妝,有時來了興致還會穿“婦人之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女裝。

魏晉是一個星光璀璨的時代,出現了很多著名的美男,那個時代男性對於儀容之美的追求幾乎達到了一個狂熱的地步。

在中國歷史上,大概很少有朝代能與之比肩的吧。

魏晉審美,與當時的社會風氣、玄學興起、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都有着密切關係。

而何晏在玄學興起這一過程中,則起到了關鍵作用。

時人追捧何晏,不僅僅是因爲他的容貌,更是因爲他的才學。

他是玄學的創始人之一,清談的鼻祖。

清談,又叫清言,內容主要圍繞《莊子》《老子》和《周易》展開,而這三部書被稱爲“三玄”。

當時,清談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參與的,參與者必須是貴族名士或者高級知識分子。

清談很像現在的辯論會,有一箇中心議題,雙方進行辯論。

不過,與現在辯論不同的是,清談雙方必須語言優美,音韻和諧,能言別人所不能言。

這樣的辯論需要深厚的語言功底和哲學修養,而何晏則在清談中顯示了超人的才華。

他十分擅長清談,再加上驚世容顏與難以攀附的貴族身份,當時很多名士推崇他。

在何晏的帶動下,許多人越發愛上了清談。

魏晉清談,重思辨,重邏輯,重審美,士人們在辯論中,實踐着一種哲學化的人生,後來逐漸形成玄學思潮。

魏文帝曹丕繼位後,不喜歡何晏,因此只安排了他一些閒職。

曹丕死後,曹叡繼位,依舊沒有重用何晏。

這二十年間,何晏無所事事,政治前途的暗淡讓他非常苦悶,只好在老莊思想中尋求安慰。

何晏與夏侯玄、鄧颺等政治上不得志的人結合在一起 , 成爲當時上層青年名士交遊活動的活躍人物,同時也成爲了老莊之學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當時鬱郁不得志的青年官員非常多,他們懷才不遇,痛恨朝政,卻又無法改變現狀。

於是他們自發地聯合起來,互相交流,品評人物,探討社會政治和宇宙人生哲理。

而何晏成爲清談界的核心人物則是在魏廢帝曹芳正始元年至八年這期間。

“正始”是中國思想史發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年代,因爲在這期間誕生了影響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玄學”思想。

這一階段,也是玄學發展的第一階段,被稱爲“正式玄學”。

曹叡死後,齊王曹芳(曹叡養子)繼位,何晏開始登上嚮往已久的政治舞臺。

當時魏明帝曹叡病重後,將曹芳託付於曹氏、夏侯氏宗氏集團,封曹宇爲大將軍,曹爽、夏侯獻等人共同輔佐。

後來宦官集團害怕自己大權旁落,於是詆譭曹宇擁兵自重。

曹叡在彌留之際改命曹爽和司馬懿爲顧命大臣,外姓集團和宗室集團得以兩足鼎立,也因此埋下了魏朝滅亡的禍根。

曹爽輔政後將領導班子進行大換血,任命何晏擔任要職,何晏終於可以一展抱負了。

正始這十年期間,何晏與鄭衝等人一起編纂《論語集解》,這是三國時期最好的《論語》注本。

他以道家思想解釋儒家學術,以道入儒,玄學開始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成長起來。

“正始”這十年,是何晏最爲輝煌的十年。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何晏的初衷,只是想借手中權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可朝堂高層間的爭鬥,並不允許他如此瀟灑下去。

曹爽輔政後權傾朝野,而同爲輔政大臣的司馬懿則被架空。

司馬懿心有不甘,於是在正始十年,曹爽和曹芳去高平陵掃墓時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史稱“高平陵之變”。

司馬懿掌權後,誅殺曹氏一黨,且故意讓何晏審理此案。

何晏沒有辦法,爲保全性命,窮治曹爽一黨。

後來司馬懿問:

“不是要夷八姓,爲何只上奏了七姓。”

何晏掰着手指頭數了數:

“曹、鄧、丁、畢、李、張、桓、張共七姓。難道剩下的一個是我麼?”

司馬懿笑道:“正是!”

於是何晏隨同另外七姓被夷了三族,但最後因何晏妻子金鄉公主原因司馬懿放過了何晏唯一的骨血。

魏晉是一個動亂的年代,也是一個思想活躍的時代。

那時的名士們,縱酒佯醉、退隱山林,他們用放蕩不羈和玄學清談來衝擊禮教的束縛。

魏晉風度後來在歷代均遭貶斥。

究其原因,大略是他們行爲出格,有悖常理,還有就是清談誤國。

在那獨特羣體之中,何晏算是獨樹一幟的人物。

談及他,大多都是對其容貌的讚美,其他再無誇獎,有時更多是批評,因爲他的一些行爲,比如嗑藥等。

何晏和王弼都是魏晉玄學的開拓者,但是歷史總是對王弼給予崇高的評價,而對何晏很少提及相關成就,確實是有失公允。

名利糾葛,終隨流水;恩怨榮辱,俱在塵埃。

縱觀何晏這一生,更多的是讓人心生可憐,他無愧於上天,無愧於他人,亦無愧於己心。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