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樊城之戰時孫權使者和關羽的一段溝通。孫權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閨女,關羽卻斷然拒絕。由此可見,關羽有個閨女。既然正史中確鑿記載着關羽有閨女,但幾乎沒有任何細節,這樣就給了民間傳說“肥沃的土壤”。

民間傳說中,關銀屏又名嫣,閨名鳳兒。所以在某些遊戲中我們會看到關鳳的名字。但無論是哪個名字,都不見史書記載,因爲傳說關銀屏在關羽的四個子女中排行第三,故又被稱作“關三小姐”。

在傳說中,關銀屏嫁給了蜀漢大臣李恢的兒子李遺,現如今澄江存有夫妻二人的合墓。

好了,傳說到此爲止。我們把重點放在李恢和李遺身上,他家爲何能配得上迎娶關公之女?我們還是得把目光放到李恢身上,瞭解他的經歷,也許能感悟到爲什麼民間“安排”他。

李恢字德昂,是建寧俞元人,他早期在建寧郡擔任督郵的職務。另外他的姑父爨習曾經當建伶令,因爲這位姑父犯法,因此李恢被連坐免官。當時的太守董和得知後,認爲爨習在地方上勢力很大,於是就沒有同意撤掉李恢。

建安十八年,李恢升官,來到州府任職。在任職路上,李恢聽說劉備攻打劉璋,當時李恢就認爲劉璋必敗,劉備必勝。於是李恢直接準備投靠劉備,李恢和劉備在綿竹相見並受到劉備賞識。

建安十九年,劉備形勢一片大好,馬超也在此時密信請求加入劉備,此時劉備派遣和馬超接洽的正是李恢。馬超加入後,劉璋不久也開城投降,劉備入主益州。論功行賞,李恢被封爲功曹書佐、主簿。不久後有人誣陷李恢要叛亂,有關部門逮捕他後,劉備還出面認爲李恢無罪並釋放,然後李恢被安排爲別駕從事。

劉備稱帝后,當時的都督鄧方去世,劉備諮詢李恢誰能繼任,李恢毛遂自薦得到劉備進一步賞識,三年內李恢在地方工作上順風順水。

劉備駕崩後,南中地區的高定等人叛亂,南方頓時大亂,諸葛亮親征南部先行討伐地區的叛軍,李恢被安排進攻建寧。遠征南方,其實對蜀漢軍隊挑戰很大,尤其是李恢這一部分,曾經深入敵軍包圍,而且李恢軍隊也與諸葛亮的聯繫中斷了。在萬分危急中,李恢主動尋求和叛軍溝通並表示:“我們糧草已盡,打算撤軍了,我們軍隊中很多人離開家鄉想要回家,如果我們最終無法回到北方,打算和你們一起共謀大事(造反)”。

叛軍得知後,圍困的強度瞬間減弱,好像叛軍高層也在進行商議。李恢抓住機會打出來了一個防守反擊,獲得局部地區的大勝。不久後,南征的三路都獲得了勝利,南方相對平定。根據彙總,李恢這邊的功勞最大,於是李恢被封爲漢興亭侯,並加拜安漢將軍。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平定南方後,還多次有叛亂。爲解決零星叛變問題,李恢多次出征平叛,此次李恢就沒有之前諸葛亮南征那麼溫和了,直接將叛亂首領遷徙到成都,並且對叛變部落進行稅收行爲。不過得益於此,部落中的耕牛、戰馬、金銀以及犀牛皮等物通過流通後,成爲了支撐諸葛亮北伐的部分經濟來源。

建興七年,蜀漢和東吳按照“新天下二分之計”劃分部分領土,交州名義和實際上的控制權蜀漢完全交付給東吳。因此時任交州刺史的李恢被撤,轉爲建寧太守。

李恢於建興九年去世,他的兒子李遺繼承了他的爵位。李恢的侄子李球,後來官至羽林右部督,他曾跟隨諸葛瞻一起阻擊鄧艾,最終戰死綿竹。

那這位有何作爲,可惜正史並沒有講述。但民間將關羽之女許配給了這位李遺,很有可能是對李恢一生貢獻的肯定。

文:正聊三國作者XXY

瞭解更多三國趣事,請多多關注,正聊三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