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拉,泰國前總理、國防部前部長、企業家。無論在臺上還是下臺後,英拉都得到很多泰國民衆的擁護和愛戴。雖然英拉目前身居國外,無法回到泰國,但泰國民衆不會忘記英拉,英拉也時刻關注泰國的國內局勢。

近段時間,泰國爆發了6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活動,以學生和反對黨派爲主力的親民主派人士,對泰國政府提出了多項改革訴求,其中排在前三的基本訴求爲:第一,巴育下臺;第二,修憲;第三,改革君主立憲制。面對英拉下臺後的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活動,英拉坐不住了。10月17日,英拉隔空喊話泰國總理巴育:勿忘往事,做出選擇,讓泰國繼續前行!

英拉在社交網站發帖寫道:“不知你們還記得嗎?六年前,一羣自稱PDRC小組的人要求我辭職,當時的陸軍司令巴育也在內,問我是否能夠維持政府。最後,我決定宣佈解散議會,以便進行新的選舉。人民將根據民主制度自己決定國家的未來。今天,巴育先生也遇到了同樣的事件。以學生和希望瞭解國家變化的泰國兄弟姐妹們爲代表的泰國人民,要求巴育辭職和修改憲法。我一直在關注泰國的局勢,如今令人擔心。這使我想起了您六年前問我是否還可以主持政府大局的時候,希望您今天記得往事,並快速做出選擇,以便能讓泰國能夠平靜下來,儘快恢復秩序並繼續前行。”

英拉隔空喊話巴育,1000個人有1000種解讀:有的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現在是英拉反擊和報復巴育的時候了;有的說,英拉並非希望捲土重來,而是看看巴育的笑話而已——巴育你也有今天呀……那麼,英拉的隔空喊話會不會引火燒身呢?個人認爲,不太可能。

巴育能夠從“軍人總理”成爲“民選總理”,很大程度上源於英拉的一個表態:不再從政。正是因爲英拉表態不再從政,巴育才宣佈重啓推遲了幾年的泰國大選,才成功連任泰國總理。然而,好景不長,巴育連任不久,麻煩就來了。目前,要求巴育下臺的呼聲在泰國此起彼伏,泰國的反政府示威活動持續不斷。

今年3月中旬以來,泰國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政治集會因此幾乎陷入停滯。然而,7月18日,數千名不滿疫情期間經濟大幅衰退的示威者不顧集會禁令,走上曼谷街頭舉行抗議活動,要求巴育政府解散國會、重新起草憲法,並停止使用《欺君法》威脅民衆。此後,泰國多地陸續出現以年輕人爲主的抗議集會活動。抗議集會活動已經持續數月,10月16日甚至在泰國曼谷市中心街頭繼續舉行,泰國政府不得不宣佈緊急狀態令。巴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局勢仍不緩解,不排除在首都曼谷地區實施宵禁。”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英拉隔空喊話巴育。個人認爲,英拉不是公報私仇,故意與巴育過不去,而是從泰國民衆的利益出發,從泰國政局穩定的大局出發,從維護泰國和平與秩序的角度出發,希望巴育政府及時回應民衆關切,及時讓泰國平靜下來,儘快恢復秩序並繼續前行。

英拉隔空喊話巴育,並不是想捲土重來、重返政壇。儘管泰國民衆希望英拉重返政壇,但英拉已經做出承諾,永久退出泰國政壇。英拉是言而有信的人,不可能在此時對巴育政府落井下石。即使英拉家族很有可能重出江湖,但英拉也不太可能重溫舊夢——再當泰國總理了。所以,英拉怎麼可能引火燒身呢? (毛開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