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間資源一定是稀缺的,如果你想在這個世間過得好一點,那麼你就必須去想辦法獲取更多資源。但是明目張膽的搶奪顯然是行不通的,那麼你就需要具備一些謀略與手段。想要自己擁有一些謀略與手段,讀書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那麼《度心術》這本書就不可不讀。

《度心術》這本書是唐朝宰相李義府所著,人稱“李貓”,意思是李義府這個人特別陰險。當然李義府的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思想是否能夠給我們帶來價值,是否能夠提高我們的謀略意識,這對我們而言纔是最重要的。

想獲取資源,就免不了打擊別人,那麼你知道如何正確的打擊別人麼?李義府總結了四種打擊別人的套路,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一構人以短,莫毀其長。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想陷害別人就要攻擊他的短處,千萬不要詆譭他的長處。

歷史有很多人都犯過這樣錯誤,不構人短,反而去詆譭他人的長處。詆譭別人的長處,就會讓衆人認爲你是因爲嫉妒別人,纔對別人進行詆譭,所以詆譭別人的長處往往實現不了陷害他人的目的,反而容易引火燒身。假使你詆譭他人的短處,他人便無法爲自己辯解,如果他人辯解,只會越辯越黑。想陷害別人就千萬別詆譭他人的長處,只要攻擊他的短處,就能實現了打擊別人的目的。

二傷人以窘,勿擊其強。

這句話話的意思在他人窘迫的時候可以去中傷他,不要在他人強大的時候攻擊他。

俗語說落難的鳳凰不如雞,虎落平陽被犬欺。在他人落魄的人攻擊他,他只能選擇被動的捱打,這時候你就可以放心地對他人進行落井下石。如果在他人強大的時候攻擊他,不管結局如何,你都撈不到任何好處。假如別人比你強大,那麼倒黴一定是你,假如別人比你弱小,那麼你也會自損八百。因此想要打擊別人,一定等到他人窘迫的時候。

三譽之非譽,小人之術。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讚譽的目的不是讚譽,而是爲了陷害對方,這就是是典型的小人手段。

這裏的譽之非譽,一共有兩種套路,第一種表面上誇獎實則是詆譭,第二種則是捧殺。這兩種套路在歷史上都很常見,那些頂級高手都很善於運用這兩種套路來打擊別人。這兩種套路的陰險之處是很巧妙地掩飾了自己的目的,打擊別人的同時還會給自己撈一個不嫉賢妒能的美名。前兩種打擊別人套路相比於譽之非譽就顯得不那麼高明瞭,譽之非譽容易實現借刀殺人的目的,同時還會讓被殺的人云裏霧裏,不知是誰在背後陷害他。

四君臣相疑,其後謗成焉。

這句話的意思是隻要君臣相疑,之後的誹謗就能夠成功。

歷史上有很多都樂於運用誹謗的方式來打擊對手,當然這有個前提條件必須是君臣相疑,否則就會引火燒身。因爲既然是誹謗就經不起驗證,一驗證就會把自己置於衆矢之的的位置,一般情況下打擊別人不建議採取這個套路。

這四種打擊別人的方式是在歷史上是經常出現,運作次數也是最多的,在現實生活中你也經常能夠看到有些人在運用這四種套路來打擊別人。羅織經說人不自害而人害也,所以這四種打擊別人的套路,你可以不用,但你不能不知。手段就像一把刀,你可以不傷人,但你不能沒有,否則別人就會肆無忌憚的傷害於你。當然文章純屬個人之言,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