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塔街——

位于西昌古城西面,靠近西门

是唐代幸存至今的古老街道之一

因街最北部(凉山军分区院内)有一座建于唐代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的“白塔”,又名石塔,而得名。

自建成以来,虽历经千年

早已面目全非,但沿街而行

仍然能透过那些现代化的住宅

以及为数不多的

土木穿斗结构平房

探寻到它古老的脉络……

在建昌城“九街十八巷”的所有街巷中或多或少还可以找到一些历史的痕迹。

古为南丝绸之路重镇地处西南边陲古称邛都的文化名城两千多年历史一座拥有西昌

九街 石塔街走进西昌四小,校园内绿荫遍布,朗朗读书声从教室里传来,整个校园宁静中透着生机,浓厚的文化氛围浸润着心田。在校园靠近石塔街这一面,两幢灰白相间的新楼拔地而起,成为校园里新的地标建筑,与此同时,地下停车场、新校门也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

都说街道是城市的骨骼没有街道便没有城市街道的历史便是城市的历史

这一点,从石塔街的历史便可得到印证。

石塔街与仓街相连路口。冷文浩 摄

根据《西昌市地名诠释》(1993年7月第一版)记载:石塔街位于城区北部,属西城街道办事处(编者注:现属北城街道办事处)。石塔街呈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坡度约26度,南起下顺城街,北至军分区,长731米。宽分三段:顺城街至大水井宽19米;大水井至仓街宽13米;仓街至军分区宽11米。石塔街东侧与仓街、三衙街,西侧与老西门巷、大水井巷相连。街两侧分别有:凉山州歌舞团、西昌百货供应站、州供销社、州政协、州财政局、市印刷一厂等单位,为砖混楼房,余为居民住宅,多是土木穿斗结构平房……

石塔街诞生于唐朝,因寺得名

秋色如墨,老街如画。肖薇 摄

西昌建造古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尤为珍贵的是,西昌的汉城、唐城、明城、清城都还不同程度地保存了下来,成为西昌历史的坐标。

唐代,唐王朝在西昌设嶲州都督府。唐太宗李世民对西南少数民族实行招抚政策,鼓励其发展生产,使得当时西南地区的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相对稳定,民族关系相对和谐,在此社会背景下,唐王朝在西昌修筑了规模宏大的嶲州城。

嶲州城是一座四方形城池,泥土夯筑,坐落在北山脚下的开阔坝子上。古城发展至明清时期:为防水患等原因,缩徙西北角高地建土城。《西昌县志·地理志》(民国版)记载:“宣德二年,甃以砖石,高三丈,周九里三分。”有城门四:安定、建平、大通、宁远。大通门(南门)至安定门(东门)部分城墙保存完好。建平(北门)至西北角城墙大部夷为平地,原城为方形,因东河洪水为患,冲毁东南角城垣,现呈扇形。

而石塔街,就位于西昌古城西面,靠近西门,是唐代幸存至今的古老街道之一。虽历经千年,早已面目全非,但沿街而行,仍然能透过那些现代化的住宅,以及为数不多的土木穿斗结构平房探寻到它古老的脉络……

石塔街小院人家。肖薇 摄

时间的齿轮倒回738年—779年,此时正值唐代的天宝年间。 在唐朝的支持下,云南大理建立了南诏国,南诏国传至第七代国王景庄王世隆,为了扩大其统治范围,维护其没落的奴隶制,多次出兵西昌。直至唐懿宗时期(860年—874年),最终占领了西昌,立城为建昌府。

景庄王占领西昌后,又继续把战火推向成都附近,虎视中原,这场旷日持久的掳掠性战争,使西昌至成都“八百里之间民畜为空”,可见战争之残酷。据《新唐书·南诏传》记载:“太和三年(829年),(南诏)入成都,止西郭……乃掠子女工伎数万引而南。”

石塔街10月2020

在西昌被南诏占领期间,受到其影响众多。首先,南诏是个举国奉信佛教的国度,统治区域到达哪里便把佛教推行传播到哪里。唐宣宗时(847年—859年),南诏攻下西昌,景庄王便在西昌大兴土木,选城中西面的最高处(今凉山军分区)创建了规模宏大的佛寺——景净。寺内立有一佛塔,通体白色,故民间又多称为白塔寺。《南诏野史会证》转《白古通纪浅述》记载:“王自将军四十万,遂征西极……到古宗地方交战,大败唐兵,片甲不留。回到建昌,筑城凿池,建景净寺……”

以朝露晨曦为伴,赏一世古城风华。肖薇 摄

此时,战争还没有结束,年年征战使南诏国库空虚、经济萧条,各民族怨声载道,景庄王也于唐乾符四年(877年)二月,忧愤死于他亲自创建的白塔寺中。

每天以旅人的身份,往来于这座城市,饱读古城之名篇,赏尽四季之佳卷。石塔街,摄于2020年4月 。肖薇 摄

在南诏统治时期,白塔寺南面辟有一条大道,拾级而上,是朝拜白塔寺的必经之路,大道两旁柏树成行,柏树下耸立着一座座石塔,用于安葬僧人圆寂后的骨灰。数百年后,圆寂的僧人多了,石塔林立,大道上信男善女络绎不绝,摆摊的、卖艺的、算命的热闹非凡,于是人们便把这条大道称作石塔街。

石塔街南起于顺城街,坡度约为26度。

发扬于明清,古白塔历经两次修复

古白塔的建筑,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反映了佛教传入西昌的悠久历史。

西昌古白塔矗立在西昌城内西北部一隅,此地原为景净寺,后改名为白塔寺。现为凉山军分区后院。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更迭,白塔寺也逐渐没落,只剩下了孤独的白塔,而石塔街两旁的石塔逐渐被后人搬去砌了水沟或灶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民居,唯有石塔街这条古老的街名留存至今。不过,明清两代的文化、宗教建筑大多集中于城西的石塔街一带,其中久负盛名的除了景净寺,还有唐代的发蒙寺、清代的关帝庙,以及滇南会馆、陕西会馆、泸峰书院等均分布在石塔街附近。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始建于唐代的古白塔因地震坍塌,到了明永历十年(1656年)得以重建。不幸的是,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建后的白塔又遭遇地震崩塌,至清咸丰九年(1859年)再度重建至今。

现存的古白塔,依旧矗立在石塔街北端,中国人民解放军凉山军分区院内,1987年被列入西昌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塔高21米,共7层,底层周长14.8米,砖砌呈八棱形。塔的底层有门可以进入,里面有宽为0.4米的螺旋形阶梯,可以通到古塔第四层。

石塔街的居民坐看建昌古城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肖薇 摄

塔正面嵌有石匾,上面刻着“古白塔”,落款为“大清咸丰十年在已未二月初六”。背面的石匾上有“古塔”,边款的上款为“修古塔记”,下款“永历拾年丙申”(1656年),左上角有藏文。 石塔的塔体由青砖砌成,砖的年代不尽相同,有的刻有“咸丰九年重修白塔”“阳文”;刻有两种不同的藏文“阴文”;顶层还有数块饰有菱形图案的汉砖。

“这不仅是张萍曾经常常去玩耍的地方,也是许多西昌人童年“探险”的好去处。如今,古塔周边林木茂密,苍劲的青松翠柏与古朴宁静的石塔仿佛一对伴侣,在漫长的时间河流里携手同行,坐看建昌古城云卷云舒。”

这其中,还立有原西昌市文管所所长张正宁先生于2004年撰写的《古白塔记》,简要记录了白塔的历史以及军营对其的保护。

老西门巷,连接石塔街与老西门坡街

老西门巷,连接老西门坡街与石塔街的边界通道。

从古白塔往下走,在如今的53号家园隔壁,有一条通往老城墙的巷子,叫老西门巷。老西门巷,因位于西昌老西门,而得名。据《西昌市地名诠释》(1993年7月第一版)记载,老西门巷,东西走向,巷弯曲,东起石塔街,西至老西门,下城墙陡坡接老西门路,长350米,宽分两段:石塔街至城厢粮站段长70米,宽7米,沥青路面;粮站至城墙上端宽3米,混凝土路面;下城墙至老西门街为泥石路。此巷除城厢粮站、西昌面粉厂外,无住户。

巷侧原有西昌老西门城门,抗日战争时期,为防空袭疏散人口,拆开城门,成为行人通道,1953年扩建粮站和西昌面粉厂,占用原通道,在南侧留下此巷。

关帝庙:清代时期,这里的关帝庙也曾盛极一时。关帝庙,是为供奉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而兴建的。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方水土的民俗民风展示。

清代时期,建昌古城里的关帝庙紧邻着老西门(宁远门),当时的西门与其他三道城门一样,都有城楼,不同的是,西门前没有街沿,因为古城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从老西门出去就是一段往下走的楼梯。

石塔街上的民居。肖薇 摄

而在关帝庙兴盛之前,老西门便被封了。

老西门被封后不久,才在顺城街沿街与晏家巷交汇处开了新西门,又叫小西门。

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西昌便在西城墙下修了防空洞,才重新开了现在的老西门巷。

明清两代的文化、宗教建筑则大多集中于石塔街一带。肖薇 摄

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 没有窗。——顾城《小巷》

九街 石塔街时至今日,这条老西门巷仍然连通着古城与城北的老西门街,成为群众进出古城的便捷通道,每天上学和放学时,学生、家长穿梭其间,络绎不绝。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消失的金厅巷和移民会馆

四小新建教学楼,原金厅巷所在。

走过老西门巷口,很容易看见四小正在修建的新楼,这里曾是张萍居住的地方,金厅巷。

从南往北看,金厅巷类似于J的形状,一端位于石塔街,另一端出口连接仓街,大致位于现在的泰龙武术学校。

别看现在几乎找不到一丁点儿金厅巷的痕迹,但在过去,这条巷子并不小,里面还有一座董公祠。随着城市的发展,四小改扩建以及合康印刷厂的成立,先后将金厅巷占用,这条巷子也就“消失”了。大概唯有曾经居住于此间的人,才能回忆起这里的故事。

大水井巷是石塔街西侧相连的最后一条巷子。巷子呈倒T形,北端连接现在的西昌市委大院,西面连接晏家巷。

石塔街西侧连接大水井。

清代的这里曾有两个重要的移民会馆,一个是位于现市政府大院内的滇南会馆,另一个是位于现州公安局家属区内的北圣宫,又名陕西会馆。

每到会期,这两所会馆都异常热闹,如今虽然两个会馆均已淹没在历史的缝隙中,但原址附近的古老黄葛树被保留了下来。

现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大楼的位置,旧时叫中营坝。

石塔街南面的尽头,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就是现在的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据77岁的老西昌人史在德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现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大楼的位置,旧时叫中营坝。

这个名字,也是由于中营巷的出口就在坝子旁边,老百姓便直接称之为中营坝,又叫米市坝。

尽管历经数十年,史在德仍然清晰地记得幼年时期与祖母一道在此买米的情形。当时,米市坝附近还有一个西康卫生院,规模不大,在其基础上几经发展才有了现在的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除此而外,旧时的石塔街两边都是土木穿斗结构的民房。直至民国时期,石塔街一带的寺庙祠堂大多被改为学校或部队驻地、行政机关办公之地。1950年3月,西昌解放后,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大批工业企业在西昌建成,石塔街上的大小栅门被拆除,泥土路面也改为了混合有碎瓦块、石灰、泥土的三合土路面。1978年,西昌与凉山合并,城市改造逐年进行,石塔街被铺成了水泥路面。近年来,老城区风貌改造,最终渐渐形成今天的模样。傍晚,熙熙攘攘的石塔街,景色寂寥,沉淀如耄耋老人。幼年记忆在此发酵,时间在此停滞,它的一切似乎都变了,又仿佛从未变过。

来源:凉山日报全媒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