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司马相如这个人,可能大家了解得并不是很多,大多数人仅仅知道这个名字而已。一方面来说,是因为司马相如所处的汉朝相距我们现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确实是非常久远了,有涉及到他的历史题材影视也不多;另一方面,虽说司马相如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但汉赋并不像唐诗、宋词那样流传度高,由此知道的人并不多也属正常。

我们可以先从鲁迅先生对其的评价中简单了解一下,"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这是选自《汉文学史纲要》中的一句话。

司马迁大家应该会更加了解一些,所以从这句评语中可以明白司马相如与司马迁都是那个时候杰出的人才啊。约公元前179年他出生于蜀郡成都,在公元前118年去世,大概活了有61岁,在汉朝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高龄了。此外,司马相如实际上原名为犬子,只是因为崇拜战国时期的蔺相如才改名的,看来也是一个有志青年。

一开始司马相如并不出名,在官场上也没有得到赏识,可以说是混得一般吧。虽然在那个时候他已经做出了《子虚赋》这样的名作,但无奈汉景帝对此并不感冒。知道汉景帝驾崩后,汉武帝刘彻继位便是司马相如的好运来临。与汉景帝不同,刘彻对《子虚赋》非常喜欢,甚至常常感叹不能够见到作者而表示遗憾。恰巧这时汉武帝身旁有司马相如的同乡,便向刘彻推荐了自己的老乡,看来有一个给力的推荐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后,司马相如终于得到了赏识。

得到重用之后,司马相如又为汉武帝作出了《上林赋》,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人家的才气。《上林赋》不仅仅做到与《子虚赋》故事相接,而且相比之下有着更上一层楼的含义。当然了,能够得到皇帝的喜欢,自然在官场上是可以混得不错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好像自古以来这种非常有才气的人就与官场格格不入吧,司马相如也是这样。即便有皇帝的器重,但难免有人会眼红,曾经被人告发接受贿赂,一度遭遇免官,之后有幸重新被启用。

在成名之前,司马相如有一段时间是在自己的老家成都度过的。当时,他有一位在临邛县任职县令的朋友叫做王吉,临邛县就是我们现在的四川邛崃市。这位朋友就邀请司马相如投靠自己,县令的朋友得到了临邛,当地的富人自然要表示表示。其中一个叫做卓王孙的人于是大摆宴席,接待县令与其他宾客。司马相如就是在这次的宴席上结识了卓文君,也就是卓王孙的女儿。在席间,更是借着酒意为卓文君演奏了一曲《凤求凰》。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这是《凤求凰》中的一段,司马相如大胆、热烈地表达了自己对卓文君的喜欢之情。

当时的"白富美"卓文君虽然已经嫁过一次了,但仅仅才17岁,正值青春年少之际,自然是听得对司马相如也是心动不已。这两个人可以真正称得上郎才女貌了,卓文君可不仅仅只有"白富美"这一个标签,琴棋书画可以说是样样精通。还被列入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可见后世对其的肯定。

不过,像这种私奔自然是不会得到家里的支持的,更何况是在古代。卓万孙为了逼迫自己女儿回家便断了她的财路,这一点与很多影视剧中的剧情相同。可卓文君毕竟也不是一般的女子,自己开设了一家酒肆,自己当卖酒。就这样,卓王孙无奈心软同意二人婚事。可偏偏是这样一位贤妻,司马相如却不知道珍惜,在功成名就之后竟打算抛弃这糟糠之妻。在给卓文君所写的信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委婉表达"无亿(无忆)"。

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一样,卓文君毕竟不是一般的女子,没有心灰意冷。选择回了一首《怨朗诗》,司马相如看后愧疚不已,二人才又和好如初。虽然司马相如最后没有成为"渣男",但不知道珍惜卓文君这样的贤妻却是真的。好在最终的结局是不错的,一个为汉赋四大家之一,一个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这样的模范夫妻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应该都是少有的。如今,在成都市内还有一座驷马桥的遗迹,就是当初那个有志青年的见证,大家有感兴趣或是前往成都游玩时都可以去看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