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

馬奇諾防線在二戰之前一直被認爲是世界上最強防線,被冠以“不會被攻克的防線”,它橫亙在法國與德國之間,全長390公里,幾乎阻斷了法國與德國的陸上接壤,可想而知法國修建馬奇諾防線針對的是誰,那麼法國爲何如此警惕德國呢?還是因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深受戰爭之苦,差不多損失了一代人,對於好戰的鄰居德國,法國人可謂是入骨的警惕,所以在一戰後法國在經濟還未完全恢復之時,就利用了德國的一戰賠款修建了這條堅固的防線,防止德國的復仇。

那麼,這條防線規模有多大呢?首先法國是傾盡全力修建這條防線的,在當時花費了50億法郎,放在現在至少千億美元,如果沒有德國的戰爭賠款,法國是不可能修建這條防線的,修建這條防線在歐洲史上是一件比較大的工程,耗時整整12年,可以說法國傾盡了全力。這可不是我們能想象到的僅僅是一條綿延幾百公里的防禦陣地,更像是一道阻擋進攻的銅牆鐵壁,法國人充分利用防線綿延的地理地形,修建了固若金湯的碉堡和地下工事,碉堡利用地下通道連接,在龐大的地下工事裏,法國人安置了各種各樣的火炮,武器裝備也優先安置於防線之中,不僅如此防線之中還設置了醫院、工廠、發電站等基礎設施,如果德國強行攻打馬奇諾防線,法國人有信心利用馬奇諾防線裏的設施,將德軍優勢耗盡。

那麼,馬奇諾防線真的能抵禦近代武器的攻擊嗎?要知道在一戰中坦克就已經隆重登場,大口徑火炮也已被大規模用於戰爭之中,防線內的碉堡和地下工事能捱得起德軍重炮的轟擊嗎?

雖然馬奇諾防線沒有在二戰初期的那場舉世矚目的德法之戰中起到明顯的作用,我們在這裏只能假設德軍如果真的從這裏下手,會受多少阻力,首先德國的鋼鐵洪流肯定是不能像進攻波蘭那樣暢通無阻,因爲在防線內有數不勝數的防坦克障礙物,其中不乏壕溝、斷崖、崖壁和混凝土樁砦,還有遍佈的地雷場,可以讓坦克寸步難行,其二防線的鋼筋混凝土工事厚度可以達到3.5米,塔堡裝甲厚度300毫米,兩者都可以抗住420毫米重炮炮彈的轟擊,那麼在二戰中德國有沒有剋制防線的武器呢?當然有,德國處心積慮研製的古斯塔夫巨炮就是爲馬奇諾防線量身打造的,發射的炮彈可以穿透一米厚的裝甲,7米厚的混凝土牆體,只不過這種巨炮體積太大,太笨重,並且每門大炮平均發射48發炮彈後,巨型火炮便會報廢。

決心進攻法國的希特勒一時發現,進入法國不必非要經過德法邊境線,德軍完全可以繞道比利時和盧森堡進入法國,於是希特勒把他強大的兵力分成三個集團軍羣,西線負責進攻比利時和荷蘭,東線負責與防線內的法軍對峙,中線纔是進攻法國的重點,這條計策堪稱完美,英法聯軍首先被荷蘭與比利時境內的戰爭吸引了目光,中線的德軍坦克開進了盧森堡和法國邊境的阿登森林,度過了阿登森林就進入了法國境內。

毫無因爲,就算是在鋼鐵洪流和巨炮面前,要想在短時間內攻克馬奇諾防線,也是難度比較大的,德國在戰爭中巧妙地繞過了馬奇諾防線,鋼鐵洪流神奇般地出現在了馬奇諾防線的背後,直奔巴黎而去,這就讓法國人慌了手腳,他們處心積慮修建的馬奇諾防線竟然沒有在這場大規模戰役中未發揮應有的作用,極大地削弱了法軍戰鬥的意志,倉促之間回防巴黎,馬奇諾防線自然而然的成爲了擺設而被德軍裏外包夾,徹底失去了價值。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法國在戰爭面前還是比較保守的,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當然這也符合英法兩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一貫的保守作風,再堅固的防線對戰爭所起到的威懾作用也是極爲有限,更何況當時面對的是戰爭狂人希特勒,只能說法國耗費巨資修建的馬奇諾防線和德國爲了攻破防線研製的古斯塔夫巨炮一樣,都將成爲世界戰爭史上的笑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