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個來自蘇北的菇涼,我已經在蘇南生活了整整10年,10年足夠一個人適應一種飲食習慣。初到無錫時,發現城市中遍地都開着一個叫做“鴻運大包”的包子店,開始的時候,我是這麼想的“這一定是商家打出我家包子大招攬顧客的賣點”,買了幾個,發現確實是很大的啊,直徑10公分得有了,於是更加堅定了想法,它們叫“大包”是因爲大。

後面呆得久了,我才瞭解,這叫法實際上是和方言文化有關係的。在上海包括大部分吳語區,初始是沒有“包子”的叫法,統一叫“饅頭”,肉餡的叫“肉饅頭”,菜陷餡的叫“菜饅頭”小籠包叫“小籠饅頭”,饅頭本身呢,叫白饅頭或者饅頭。隨着全國文化交流的越來越勤,後面上海、無錫、常州等地出現了比普通“肉饅頭”大很多的大型包子後,想着總不能叫大肉饅頭吧,於是將稱謂融合了一下,“大包”橫空出世。

大包以皮薄餡多聞名,價格也比其他貴,一口咬下去,全是餡和汁水,麪皮能喫出是老面發出來的,很有面香。無錫有一種獨有餡料的大包,叫菜豬油包,不放鹽,單單加糖和菜和豬油拌勻,我們外地人初初喫一口可能受不了,後面爲了照顧大衆口味,開始有鹹味了?隨着各種食材物價越來越高,在價格上不好提升的太離譜,所以現在的麪皮是越來越厚了。

菜豬油

“鴻運大包”叫“大包”,確實和個頭大有關係,但更多的是反映了吳語區的方言文化,也體現了不同地區的文化融合的結果。包括著名的無錫排骨,之前都是叫“肉骨頭”的,後來也改名“醬排骨”,雖然缺了點獨特感,但確實是更便於外地人民的理解了。

小井說: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和對美食稱呼,這是一個地方的歷史和記憶,隨着交通方便,各地交流的廣泛,這種獨特性好像越來越淡。雖然融合纔有創新,但是依然希望每個地區都可以將歷史留存。

最後我只想知道,什麼時候,豬肉等各類蔬菜的價格能降下來,讓我們平時可以喫到皮薄肉多的大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