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鄉,曾經有不少對他不熟悉的人都會產生笑話,在前段時間還有本地人會進行調侃說,我們是中國最大的鄉鎮。確實在那個互聯網不發達的歲月,只要是名字帶上鄉或者鎮,心中就會潛意識的認爲就是一個鄉鎮,完全不會和一個地級市進行聯繫。

在近代史上,新鄉曾經還有着另外榮譽稱呼,它就是平原省省會,雖然平原省成立的時間不長,但是在歷史上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即便是現在新鄉市區內還有着衆多相關標誌建築,比如火車站所在的平原路,曾經新鄉居民的購物地平原商場,還有目前新鄉市最小的市政公園平原公園等等。

當然作爲曾經的省會城市,自然會有省委的存在。早就聽朋友說,現在還有平原省委遺址,一直想去看看卻沒有時間。剛好是一個週末,騎上車子就跟隨着導航便開始前往。平原省委遺址位於和平大道中段,當然這個地址比較模糊,其實就是在榮校路與和平大道交匯處向南100米路東。

到達平原省委遺址以後,我才發現原來這裏已經成爲新鄉市文物保護服務中心,雖然這裏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不過並不對外開放。奈何自己不能進入拍攝真正的遺存建築,不過在外側修建的小公園廣場也擁有着別樣的風光。

小廣場面積不大,卻種植有大量的綠植,讓這裏也能見到屬於秋天的味道。鵝卵石鋪設的小路更像是在爲雙腳進行按摩,走在上面雖然有些不適,但是當停下以後坐在長凳之上才能體驗到那種舒服的感覺。

伴隨着一場又一場的小雨,新鄉的氣溫也在逐漸降低。小廣場種植的樹木葉子也開始變成金黃,金色的秋天也不過如此。一陣微風吹過,一片片樹葉落下,他們將會成爲自己的養分,落葉歸根的意義也許就是如此吧。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個小公園的人並不多。環形的道路上一位老人在認真的閱讀展板上的文字,也許他和我一樣也是第一次來到這座街邊的小公園,想要從中瞭解到更多關於平原省委的歷史。不過當我走到跟前以後才發現,這裏講解的是家風,什麼是好的家風。確實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家風已經有很多人不記得了。

在這個小廣場上建有幾個健身器材,幾位老人正在緩慢地鍛鍊身體。讓我感覺到最意外的是在健身小廣場的旁邊特意修建了一個掛物架,因爲有不少人在出門的時候會穿着較厚,在鍛鍊身體時可以將無處安放的外套掛在掛物架上,實在是太方便了。

平原省委遺址前的這處小廣場給我的印象就是小巧精緻,功能齊全,對於生活在附近的老人來說,在這裏一起談天說地也是一處非常不錯的環境。試想一下,如果自己家門前就有小公園,誰還會跑那麼遠去鍛鍊身體呢?

#一個人看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