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从17世纪到19世纪,西方知识界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看法,可以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

一种持肯定态度,极尽赞美,代表人物有德国思想家莱布尼兹、沃尔夫和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等;

另一种则以批判、否定为主,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赫尔德等。

赫尔德

其中,德国哲学家、诗人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对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全方位批评、攻击与丑化,堪称极端的典型。

直到今天,西方一些人仍然坚持种种敌视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态度,看来是有渊源的。

赫尔德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在德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同时他也影响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兴起和浪漫主义文学。据说,大文豪歌德便深受其影响。

不过,在其所作的《中国》一文中,却完全看不出一位哲人应有的水准与修养,通篇充满了浅薄的傲慢和恶毒的偏见,比如——

万里长城

赫尔德从人种来源的角度,认为中国人具有劣根性:

“中国人是蒙古人的后裔,这从他们的教养、他们的陋俗或者说古怪的趣味、他们圆熟的虚伪以及他们文化最初的发源地上可以看出来”。

他还以当时欧洲人的傲慢口气说道:

“在这个地区这个民族部落里也不可能产生出希腊人和罗马人。中国人终究是中国人,这个民族天生眼睛小、鼻梁矮、额头低、胡须稀、耳朵大、肚子大。这是与他们生理构造相吻合的形体,不可能要求他们是其他别的什么模样。”

甲骨文

赫尔德攻击汉语说:“这种语言中的每个单词都具备了五个或更多的不同重音,这样才避免了最荒谬的语言混乱,不会把畜生说成先生……

中国人为他们那个属少数几种古老象形文字之一的汉语发明了一个由八万个字符组成的庞大体系,并且以六种或六种以上的字体令世界上其他各民族逊色。这是一种在大事上缺乏创造力,而却精于雕虫小技的表现。

他对中国人的文化、艺术、习俗和生活方式,似乎都看不顺眼:

“这里,一切都缺乏对真正自然关系的追求,很少给人以一种内在宁静、美与尊严的感觉,它只能使人失去真正的感受,而就范于政治文化……”

中医药

赫尔德还攻击中医说:“他们的医术就像他们做买卖那样,是些精明的、骗人的把戏,充分地暴露出他们虽然精明透顶却愚昧无知的秉性。”

对于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延续至今,他也嗤之以鼻,认为中国人除了“像犹太人那样未受其他民族同化而感到自负骄傲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值得骄傲的东西。”

但他又有些自相矛盾地表示,“中华民族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那种感觉上的敏锐性以及他们精湛的艺术,都将永远受到世人称赞。”并承认“在瓷器、丝绸、火药和铅的发明制造方面,或许还有指南针、活字印刷术、桥梁建筑、造船工艺以及许多其他精巧的手工艺术方面,中国人都领先于欧洲人。”

“只是”——他又转折强调说——“他们(中国人)在精神上缺乏一种对几乎所有这些发明艺术做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动力”。

四大发明

当然,赫尔德的“全方位批评”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他对当时大清帝国腐朽没落、民众麻木不醒的批评,大体还算符合实际:

“这个帝国是一具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画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物一般。它对外部世界既不了解,更不喜爱,终日沉浸在自我比较的自负之中。这是地球上一个很闭塞的民族……

而中国人自己建造的那部国家机器上的一钉一铆又是那样奴性十足的服从,好像他们降临人世就是为了当奴才。”

睡狮已醒

对当时中国的前途,赫尔德预言道:“这个泱泱大国将来要么自行分裂解体,要么那些较为开明的乾隆们做出父亲般的决定,将他们养育不了的东西当作殖民地拱手让出,这样,可以减轻传统习俗的束缚,相反引进思想和心灵的比较自由的自我能动性。”

某种程度上,这是为后来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提供了道义上的合法性的支持。

不过,正如我们今天所知,后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下,终于滑向了苦难的深渊。但她并没有像赫尔德预言的那样,要么分裂解体,要么彻底成为殖民地;而是经过一百多年的沉沦与抗争之后,找到了自救的道路,开始走向复兴!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三百多年前有欧洲人提出:中文是人类最早、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莱布尼茨受《易经》启发发明了二进制?错!他其实是发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