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二年,山東鄒縣文賢教聚衆起義失敗,退至山勢陡峭的白蓮池,易守難攻。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率兵進剿,屢次不能成功。時陳國瑞剛調任到僧王麾下不久,想着藉此機會露一手。

陳國瑞自選部下五十人做敢死隊,出其不意的從後山最險峻處攀巖至山頂,再於四更時分潛入起義軍大營放火,以此驚擾義軍,使其人人自危。等到四更時分,陳國瑞遠遠望見山上起火,知道部下們得手,便親自帶頭衝鋒,從前山小路向上仰攻。見主將不懼炮火往前衝,士兵們也抖擻精神,不敢退縮,於是一舉攻克白蓮池。

事後,僧格林沁拍拍陳國瑞的後背誇讚說:“我統率諸多將領不能攻克,你一來就收功於此,真是我的大帥!”此後,僧格林沁寵陳國瑞如驕子,陳國瑞益死命奮戰以報僧王。

同治四年,僧格林沁僅率少數騎兵追擊捻軍于山東曹州府,因過於輕敵,反而中了捻軍的埋伏,突圍中戰死。隨後帶兵趕到的陳國瑞聽聞此事,如喪考妣,先是命全軍爲僧王戴孝,後又獨自潛入捻軍中搜尋僧王的屍體。歷經七晝夜,終於將屍體找到並帶回來送入城中治喪。

因而,僧格林沁的福晉(老婆)對兒子伯彥訥謨祜說:“如果不是陳國瑞出死力,你父親屍身安能歸葬?”所以,當僧王戰死後,他的部下幾乎人人獲罪,唯有陳國瑞一人得免。不久,曾國藩上書清廷,認爲陳國瑞在這件事中要負主要責任,建議將他剝奪幫辦軍務的頭銜,由提督降職爲總兵,留在軍中戴罪立功。

清廷否決了曾國藩的意見,據說是聽從了僧王家屬的求情,沒有對陳國瑞降罪。然而,自從僧格林沁死後,陳國瑞沒了靠山,處境益發不順。

同治七年春,西捻軍首領張宗禹攻入直隸,一度進入保定府,距離京師二百餘里。清廷極爲恐慌,四下調兵護衛京畿。已革職在家的陳國瑞覆被起用,進入崇文門時,稅吏們攔住不讓走,要求給些賞錢。陳國瑞拔刀大怒說:“老子是陳國瑞,只知道殺人,不懂什麼賞錢!”稅吏們驚懼而散,任其揚長而去。

這次入京,陳國瑞以侍衛銜領八旗兵隸屬於恭王奕。陳國瑞見八旗兵們日日喝酒賭博,鬥雞走狗,從不操練。於是領着他們每日全副武裝出城訓練,搞得旗兵們疲憊不堪,私下裏痛罵不已。後來,醇王奕譞有心重振八旗雄風,到處網羅得力將領。陳國瑞的部下們聞訊一合計,找找關係把這座神送走吧。於是陳國瑞轉而隸屬於醇王。

醇王奕譞着實花了些力氣訓練八旗兵,每日讓陳國瑞陪着觀看士兵出操。連續數日後,醇王問陳國瑞這些士兵表現如何,能否堪任大用?陳國瑞漫不經心的回答說:“以國瑞看來,這些人沒一個可用的!”醇王見自己的辛苦被說得一無是處,大爲沮喪,因而對陳國瑞也就沒了興趣。

陳國瑞身材矮小,相貌姣好如美婦,打仗卻勇猛無比,衝鋒陷陣時常身穿紅衣,人稱“紅孩兒”。曾總結作戰心得說:戰要戰得狠,追要追得緊,退要退得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