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周不見甚是想念,關注電動車行業動態的電聞又迴歸啦。來讓我們看看最近電動領域的大新聞。

本期主要內容:

1.9月新能源銷量公佈,特斯拉王位不保

2.理想銷量高歌,但斷軸新聞不斷

3.連燒13輛,現代KONA大規模召回,LG化學恐背鍋

4.轉子發動機迴歸

5.特斯拉全系續航提升,Model 3中期改款到來,信心保障計劃終止

接下來讓我們一個個詳細看:神車把Model 3拉下馬

上個月就有端倪,宏光MINI甫一上市就以低廉的售價,切準城市代步需求的K-Car車身,乾死老頭樂的姿態成爲了新能源市場的一匹黑馬。批售1.5萬輛。

單看這一數據,已經超過了Model 3,只是電動車行業大量新勢力採用直營模式,沒有4S店,經銷商中間環節,往往以實際賣給消費者的交付量或者中汽研統計公佈的車輛上險數作爲車型銷量依據。

8月宏光MINI的上險數爲8867輛,略遜於Model 3的11590輛,屈居第二,而九月,宏光MINI則真正成爲了中國新能源銷量冠軍,廠家公佈批售2萬,上險數也達到了14733輛,大幅領先Model 3的10909輛。

B端成績斐然的Aion S排在第三位,上險數量達到了6055臺,排名穩定的同時,環比同比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廣汽的另一款Aion V在9月的上險數量也達到了1255輛,排在榜單第17位。

長城旗下的歐拉品牌表現也十分亮眼,黑貓和白貓上險數分別是5171和833輛,這兩款車型在10萬元以下市場中均屬於造型設計獨特用心,質感較爲出色的一類,等到造型復古獨特的好貓上市之後,歐拉品牌的市場表現值得期待。

如果將增程式的理想ONE計入其中,那麼上險數量第五的就會是理想ONE,3830臺,1-9月累計銷量18722臺,力壓蔚來ES6的3271臺。

小鵬P7和比亞迪漢EV這兩款備受關注的網紅車在9月也收穫了銷量新高,分別上險2582輛和2517輛。但比亞迪漢仍然存在官方批售銷量(漢家族批售5612輛,漢EV批售3624輛)遠大於實際上險數量的情況,在前期大量訂單積壓,用戶等車時間數月的前提下,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兩者之間的差值正在逐步減少,可以等等看在銀十時分,漢能夠交出怎樣的答卷。理想銷量節節高,新聞也層出不窮

理想這幾個月的發展相當不錯,幾乎每個月都在創造記錄,目前已經成爲新能源SUV一哥。李想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理想汽車將在今年新增60家門店,是原計劃的3倍。

但與理想ONE銷量成正比的是理想的負面新聞。10月15日,一輛理想ONE遇車禍,左前側車輪斷軸的視頻在網上流傳。事故發生僅6個小時後,理想官方就發出了事故通報,危機公關一如既往的及時。

稍遠一些,9月22日,一輛理想ONE在使用駕駛輔助系統的時候追尾一輛併線的貨車,車輛鑽入貨車車廂底部,車輛副駕位置嚴重受損,A柱斷裂,但車輛的氣囊並沒有展開。據車主在論壇中的帖子所述:坐在副駕位置的乘客鼻骨骨折,整個臉部縫了33針,最終被判定毀容和重度腦震盪,後排乘客輕度腦震盪。

事件爆發之後,理想的回應也很快,同時還與車主達成了協議,看一下車主前後帖子:

理想的回應說的有沒有道理?有,貨車變道影響正常行駛的車輛,的確全責;貨車後防撞梁不規範是導致車輛受損嚴重的主因也沒錯;汽車A柱扛不住這種衝擊同樣正確,L2級駕駛輔助仍需要駕駛員全程保持注意力更是必須。責任是摘清了,但理想ONE暴露出來的問題仍然不少。

比如理想ONE的駕駛輔助系統是不夠全面的,它缺少前側的毫米波雷達,前視攝像頭的視野角度也偏窄,目前L2級別的輔助駕駛尚能部分應對,但相對於蔚來、小鵬這些預埋硬件超前的車型來說,除非理想ONE更換硬件,繼續發展的潛力卻沒有了。

在這些負面事故中,理想的公關能力一直在線,理想也是伴隨着各種負面逐漸成長起來的。只是,早些時候的各種情況,如新車更換座椅,交付的車輛沒有關閉物流模式等等,理想的處理有禮有節有速度,這些負面新聞完全沒有影響到銷售,甚至李想用誠懇道歉的態度獲得了路人的好感。

事不過三,公關並不是萬能的,今年以來,光斷軸的新聞不下4起,理想ONE使用的複合材料下襬臂成爲衆矢之的。雖然官方出來澄清,可三人成虎,理想ONE想要更進一步,就得反思,這麼多的案例是不是真的只是巧合。連燒13輛,央視都關注,是誰這麼火

現代KONA EV,其國內銷售版本名爲昂希諾純電,別看國內這車沒什麼聲量,在歐洲和韓國本土,KONA EV的銷售情況都十分出色,屬於是僅次於Model 3的第一梯隊。但就是這麼一款車,9月底10月初的一週時間,連燒兩輛,7月份在加拿大還發生了首例電動車爆炸事件。2018年上市以來,KONA EV在韓國及海外市場,已經接連發生了13起起火事故。

對此,韓國交通部已經介入調查,目前的調查結果顯示可能與KONA EV採用的LG “電池缺陷導致電池內部短路”有關。現代汽車已經開啓了召回,召回範圍自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之間製造的25564輛KONA EV。

這起召回案例可能對LG化學的商譽造成影響,今年LG化學迅速崛起,趁着疫情超越寧德時代成爲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第一,在歐洲市場有着幾乎統治級的份額。但經歷此次起火召回,LG化學的電池安全問題便會讓車企多加一番考慮,這也是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中國電池廠商進軍歐洲好機會。沒想到吧,增程器纔是轉子的復活路線

轉子發動機要復活的消息已經傳了很久了,而終於得到了官方的確認,馬自達現任CEO松本明日前確認,馬自達計劃在2022年推出搭載轉子發動機增程器版本的MX-30。

MX-30是馬自達第一款電動車,同時也有燃油版本,尺寸基本和CX-30一致,獨特的點在於其採用了和轉子前輩RX-8類似的對開車門。MX-30的電動版僅搭載35.5kWh的電池組,WLTP續航僅爲200km,因此爲其配備一臺增程器將會大大提高其實用性。

轉子發動機的特性在應對增程器需求時似乎大有可爲。其體積小,功率大,基本可以把標稱排氣量乘以3作爲性能參考。增程器的單一工況也可以使發動機針對性調教變得容易,使其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和燃油經濟性。

好吧,不管怎麼說,轉子活下來了纔有希望對吧。特斯拉全系續航提升,Model 3中期改款

Model 3最近發佈了改款車型,已在美國上市,國產版也將快速跟進。新款Model 3針對目前車主提出的問題進行改進,比如採用全新的大燈內部結構,給近光燈加了透鏡,車窗飾條和車門把手黑化,新造型的輪轂,重新設計的中控臺和中央扶手、全系標配電動尾門,增加雙層隔音玻璃。

全輪驅動版和高性能版的加速能力獲得了小幅提升,0-60英里加速時間從4.4s和3.2s提升至4.2s和3.1s。在電池電量沒有變化的條件下進一步提高驅動效率,EPA續航標準續航升級版從402km提高至423km,雙電機長續航從518km提高至568km,高性能版從481km提高至507km。

此外,Model S、X、Y的續航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Model S長續航版 600km→647km(今年早些時候已經提升)

Model S高性能版 560km→623km

Model X長續航版565km→587km

Model X高性能版491km→549km

Model Y長續航全驅版 508km→525km

Model Y高性能版468km→488km

中期改款,續航提升加上前段時間的售價下調Model 3 25萬起,Model S和Model X降價2.3萬元,想必會讓很多人喊出真香。

如果前面兩個是利好消息的話,這一則就有些意味不明瞭。早些年在品牌形象尚未建立的時候,特斯拉曾推出過一個類似7天無理由退車的信心保障計劃,這一計劃使消費者可以沒有顧慮的較長時間體驗特斯拉車型,從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特斯拉被市場接受的速度。

而這一計劃已經在10月16日正式終止。在特斯拉已經進入成熟期的當下,這一計劃從功能來說,確實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但在特斯拉又一次降價的當口,難免會讓人有些更多的想法。是爲了之後進一步降價時保住已經割到手了的韭菜嗎?

大概率不是,雖然這種7天保價的確可能讓特斯拉損失一部分調價前7天內提車的客戶,但相較降價之後的促銷作用,這部分損失絕對算不上大。而且在之後不短的時間內,Model 3的價格將會達到一個較爲穩定的水平。特斯拉曾明確表示,將會推出更低定位的車型(2.5萬美元,差不多人民幣17萬元),也就是說,20萬以內必然是新車型的區間,Model 3犯不着自降身段。

未來一年,大概率的劇本是長續航版再降9000進入30萬元補貼紅線,從而來到27-28萬元,而標準續航版則保持目前5-6萬元的差價,以目前25萬元的售價來看,1年後降價3萬元並不是多麼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許多二線豪華品牌不也都這麼幹嗎,只是一個蒙了一層名爲經銷商的遮羞布而已。

本文作者爲踢車幫 Route6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