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指數2020”日前新鮮出爐,數據顯示,中關村指數穩步提升,近五年來年均提高17.2。中關村示範區科技創新環境、輻射帶動能力均顯著提升。

據介紹,爲了客觀、全面評價中關村示範區的發展,中關村創新發展研究院連續13年開展中關村指數研究,通過指數形式反映中關村示範區發展的新動態、新特點、新趨勢。中關村指數指標體系設置了創新引領、雙創生態、高質量發展、開放協同、宜居宜業5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該指數以2013年爲基期,基期數爲100,被譽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

指數測算結果顯示,中關村指數穩步提升,2019年達到222.4,近五年年均提高17.2。其中,雙創生態指數爲375.9,位居第一,“十三五”期間年均提升27.9;創新引領指數增勢強勁,達258.0,“十三五”期間年均提高31.8;高質量發展指數和開放協同指數快速增長,分別爲180.2和178.7,“十三五”期間年均分別提高11.0和10.7;宜居宜業指數平穩增長,達119.2,“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4.8。

從中關村指數數據顯示來看,近年來,中關村示範區呈現出引領型、開放型的高質量發展態勢,創新發展彰顯四大特徵。

強化高層級創新,原始創新策源地作用凸顯

中關村示範區形成了科學家密集、企業創新活躍的創新格局。

科技領軍人才提升基礎研究“支撐力”。2019年,示範區擁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194人,佔全國的1/5;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佔全國的六成。企業創新投入快速增長,2019年示範區企業R&D投入1107.9億元,同比增長21.4%;69家企業入選歐盟“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企業”,約佔全國的1/7(13.6%)。

中關村示範區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形成了一批原創性成果,加速成爲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的重要策源地。

2019年,示範區企業PCT專利申請量4638件;技術合同成交額近4000億元,佔全國17.6%。北京及中關村71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佔全國的29.7%。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示範區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設計、5G移動通信、石墨烯材料製備等領域的多項技術創新與全球同步甚至領先。研發出全球首款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異構融合類腦芯片——“天機芯”、全球最小5G雲基站、實現單批次25片4英寸石墨烯單晶晶圓的製備。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示範區企業及機構研發了LED顯示驅動芯片、數字表演與仿真系統、量子點光譜傳感等一大批新技術。新冠肺炎CT檢查AI系統、智能測溫系統、防疫機器人、無接觸智能電梯等200餘家科技企業的技術產品爲疫情防控提供硬核支撐。

聚焦“高精尖”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現

中關村示範區作爲高精尖產業和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對北京市發展起到重要的引領支撐作用。

2019年,示範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6.6萬億元,約佔全國高新區的1/6;實現增加值1.04萬億元,佔北京市的29.4%,佔比高於上年1.9個百分點。

中關村示範區持續實施一批引領型重大項目,構建多元化應用場景,推動高精尖產業集聚發展。

截至2019年底,示範區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六大技術領域的總收入佔比達八成以上,奔馳新能源汽車、小米未來工廠、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實施。示範區形成了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一批優勢產業,引領全國發展。

人工智能頭部企業聚集。13家人工智能企業入選胡潤“2020全球獨角獸”,佔全國的超六成;3家企業入選CB Insights公佈的“2020全球AI企業百強榜”,佔全國的1/2。地平線斬獲Waymo開放數據集挑戰賽中的四項第一(共五項);創立僅四年的寒武紀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爲“AI芯片第一股”。生物健康產業全國領先,在“2019年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競爭力排行榜”中位列全國第一。

中關村示範區開闢了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等產業新賽道。

6家企業入選福布斯“全球數字經濟100強”,約佔全國(14家)的四成。同時,人工智能企業加快智能醫療、智慧出行、智能安防、無人駕駛等新場景應用和產業跨界融合。

打造高品質雙創生態,成果轉化與孵化能力持續增強

中關村示範區堅持以創新創業需求爲導向,圍繞創新鏈、產業鏈拓展人才鏈與資金鍊,持續完善雙創生態。

雙創人才加速聚合。示範區5人入選財富“2020全球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佔全國的七成以上;4人入選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佔全國半數。

高學歷人才不斷增加。2019年示範區本科及以上學歷從業人員同比增長8.0%,佔從業人員比重達59.8%。

投資持續活躍。2019年示範區股權投資案例數量及金額佔全國比重均在3成左右。

中關村示範區開拓雙創服務新模式新路徑,做活創新源頭、做硬孵化,提升成果轉化與孵化能力。

高校院所轉化能力增強。示範區支持建設38個高校技術轉移中心,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火花活動”;近五年來北京及中關村高校院所轉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額約佔全國的1/4,居全國首位。

孵化能力提升。截至2020年8月底,示範區擁有149家國家備案衆創空間、42個硬科技孵化器、15只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基金;5G+8k視頻直播、“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等一大批創新成果實現應用。

創新創業活力足。2019年示範區每天有71家科技型企業誕生。示範區93家企業入選胡潤“2020全球獨角獸”,佔全國比重超4成。

推動高水平開放合作,協同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中關村示範區不斷深化開放創新合作,形成多形式、高水平的開放格局,積極融入全球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

示範區吸引集聚一批頂尖人才、跨國企業以及全球創新中心。截至2019年底,示範區擁有留學歸國及外籍從業人員5.3萬人,“十三五”時期增加了1.7萬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達63家;戴姆勒中國產業創新基地、智利在華技術創新中心紛紛在示範區設立。

企業國際拓展能力增強。2019年示範區實現出口總額2507.3億元,同比增長20.1%,佔北京市的近五成;企業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或分支機構751家,遍佈全球80餘個國家。同時,示範區企業爲海外設施聯通、科技合作、民心相通提供保障,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踐者和助推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