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大工業化生產的年代,很多產品都是一個流水線下來,到成品,簡單抽樣檢測,就出廠銷售。那麼對於精密計時工具的機械手錶,也是組裝成手錶就能賣?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心中早已經有了答案。但是成品表不直接銷售,還需要進行哪些檢測事項呢?今天輕奢品尚匠小編就和大家聊一下機械手錶出廠需檢測的事項!

在之前輕奢品尚匠小編和大家分享過《瑞士名錶組裝好就完了嗎?嚴苛且繁瑣,其實手錶檢測纔是重頭戲!》與《手錶不僅允許誤差,還允許外觀缺點,但這個度如何把握?》的兩篇內容中已經涉及到一些外觀和常見的檢測事項。例如位差(P:表示機芯結構改變所引起的日差變化量)、等時差(I:振幅變化引起的日差的變化量)等。今天就選幾點比較少講得,作更深入去了解。

就拿我們常見的大三針機械手錶來說,其實指針與指針之間裝配的間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個間隙沒把握好,指針之間就會因爲這個間隙過近,互相碰擦。會使手錶走時不準甚至會有走停的可能。所以正常情況下除了時、分、秒指針顏色應協調一致、指針平整光亮無劃傷的要求以外,特別要注意針與針之間、針與錶盤面、針與表玻璃之間均應有適當間隙(距離)。

而且當時分秒三針與12點時符合的中心重合時,分針偏離12時符中心的角度也是有講究的,按照對應等級的機械手錶應符合:優等的機械手錶 -18±18° 3(等於分鐘),

一等的機械手錶 -24±24° 4(等於分鐘),合格的機械手錶 -30±30° 5(等於分鐘)。另外對於帶日曆功能的機械手錶,還需要測試換歷指示差值,其標準就是指日期換歷完畢時,指示時刻應在“12”時符±15分鐘內。

除了上面所講到的機械錶測試內容以外,還有許多項目的具體規定。就拿機械手錶走時相關的擺幅與走時的快慢來說。擺幅是影響走時重大因素之一,擺幅的幅度偏大或者偏小,都達不到技術性要求,會導致嚴重影響手錶的走時精度以及產生使用可靠性方面的問題。

普通情況來說,機械手錶的擺幅幅度,在滿條時候,平面擺幅在(270°~320°)是最理想的狀態。當擺幅擺幅幅度小於160°,機械手錶就會走時不準或有可能隨時停機不走。而當擺幅的幅度大於330°,發生撞擺幾率會大大提高。而當發生撞擺現象,機械手錶會運行加快很多,最後每天會快走出數個小時。

最後對於時間走快或走慢的機械錶需要怎麼處理呢?那需要對機械手錶進行調整,雖然機械手錶的調校過程,是測試中最簡單的一個步驟。但是也是得有技術含量。在很早以前,機械手錶的校表儀還沒被髮明出來,想要將機械手錶走時快慢問題給解決,得耗掉好幾天時間。

具體流程是這樣的,首先找一個走時非常準確的鐘表作爲“標杆”,接下來就是將走時不準的機械手錶與這個“標杆”手錶的時間對準,依據這個走時快慢範圍,來計算出快慢針的移動距離以及調整方向,這個過程需要反反覆覆很多次才能調準。相當考驗人的一個工作。

而現在只需要將機械手錶放在校表儀器的拾音夾頭上,立馬就能知道一天快慢多少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瞬時日差)。然後簡單撥動快慢針,就可以改變走時快慢,可以說是既方便又快捷。

但這個撥動快慢針調整也是有技巧,想將機械手錶走時誤差調整到幾秒鐘以內,沒有微調裝置而只用手工是都非常難得,因此這就是爲什麼裝配有調整快慢的微調裝置,都是高檔次的手錶。這次輕奢品尚匠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到這裏,碼字不易,喜歡本文朋友可以,點個贊,加個關,更多有趣好看的文章可以翻閱之前內容!下次將會繼續爲大家分享更多簡單有趣的內容,感謝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