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是個孩子!

前兩天,一則#5腳踹斷仙人掌#的視頻上了熱搜,在視頻中,兩名遊客在逛景區,一名遊客在旁邊玩手機,另一名年輕男子多次嘗試用腳踢踹景區的景觀仙人掌,一連嘗試5次後,終於將一棵較大的仙人掌踹斷,隨後二人迅速逃離現場。

事後,幸好有監控,工作人員找到了當事人,原來二人是母子關係,雖然最後罰了500元作爲懲戒,但她的母親還要爲其子爭辯一句:

他還是個孩子

類似的事件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高鐵、飛機、餐廳,經常會遇到孩子不守規矩全程尖叫、上躥下跳,踢別人椅背……

圖片源於網絡

孩子天性愛玩鬧,有這些舉動也很正常,但面對孩子的過度活潑,有些家長會卻從不管教。而且最怕有的家長穩如泰山,還丟一句“他不過是個孩子,孩子就這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情發生後,網友們的評論也是一邊倒的聲討這對母子,其中有位網友的評論獲得了大量的認可。

“每一個肆無忌憚的熊孩子背後,大概率都有一個蠻不講理的熊大人”

這句話說的正確與否,大家自有判斷,但父母的行爲,的確會影響孩子。

《鏡子》裏有句經典臺詞: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

父母就是在紙上作畫的人,

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於父母。

今天talk君想跟大家分享來自洪蘭教授的演講:

洪蘭,中國臺灣腦科學家、教育專家

我的孩子生的時候我已經36歲,所以我是高齡產婦,也因爲是這樣子的關係,所以我不會像別人說,就是我會很珍惜這個孩子,我從來沒有打過我的孩子。

那麼因爲我做老師,我有個實驗室,所以我的孩子小時候搖籃就放在實驗室,他會爬就在實驗室爬。然後,我要去做實驗就把他背起來,你是慢慢看到就是說,因爲他在這個環境長大,所以我的孩子沒有很多物質慾望。

那麼我們家從1992年搬回臺灣的時候,那個搬家公司把我的電視機摔壞了,我就沒有再買電視。所以我的孩子是少數沒有零用錢,沒有看過電視,然後他在實驗室長大的孩子。

那有個好處,我現在回想起來就是,他所接觸到的都是學生,都在做功課,所以你叫他做功課,從來沒有跟你講說爲什麼要做,就是很自然的回到家就把,他放學回到我的實驗室來,自己拿功課出來做,爲什麼,別人都在做,所以就是從衆,就是我們說模仿的重要性,他看到都是這樣子。

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要教會他自治和自律,我們發現這是一個,就是學習的一個根本,自治和自律。可是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不容易,因爲孩子會耍賴,大部分的父母只要孩子一耍賴,算了算了,就給他了,就妥協了,那就不可以。

那麼現在看到很多的父母親,對自己的教育方法沒有信心,外面有什麼補習班,反正家裏也不缺這個錢,好了,就送他去,就忘掉了說孩子的時間應該是跟着你,在你身邊學你做人做事的方式,而不是去學那些將來沒有什麼用的知識。那麼,我們對孩子的影響,不是把他教來說我要告訴你人生是幹什麼,而是他看着你怎麼做事情,那個潛移默化去學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