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後浪”將是我們國家未來發展的棟樑之材,這話放到任何圈子裏基本都是通用的。就拿電視行業來說,老一代品牌海信、TCL、創維就在經受“後浪”們的不斷衝擊,之前小米、華爲、榮耀的入局讓智能電視領域呈現激烈競爭,而OPPO在今天的加入更是讓本就紅海的市場顯得更加擁擠。剛剛,OPPO發佈了三款智能電視產品,分別是55英寸、65英寸的R1與旗艦定位的65英寸S1,並且主打聲學與社交兩大亮點。

就產品參數來說,三款電視覆蓋了55英寸與65英寸這兩大最熱門的尺寸,同時4K分辨率與120Hz刷新率成爲標配,升降攝像頭也不再是高配纔有的專屬配置,而是三款產品都有。超窄邊框也讓三款電視的顏值相當出色。同時,OPPO智能電視還有一個驚豔的地方,那就是使用了丹拿音響系統,這一世界頂級聲學品牌的加入,可能會讓OPPO電視手握更多優勢。畢竟其他品牌使用的一般是JBL、哈曼卡頓這樣的“主流”品牌,相比丹拿還有一定差距。

而就價格而言,55英寸、65英寸R1與65英寸S1這三款電視的價格分別爲3299元、4299元與7999元,總體來說相比小米電視、華爲智慧屏、榮耀智慧屏的價格基本持平或略有小貴。但不要忘了,OPPO這三款電視都支持更加完備的IoT功能,例如耳機互聯、手錶互聯,同時硬件配置更加強悍,當然也有丹拿聯合設計音響的加成。與其說OPPO電視想要跟競爭對手錯位競爭,不如直接說OPPO想要擺脫行業內性價比的泥潭,重新定義品質。

明面上,OPPO是要推出三款電視,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仔細一想就會發現,近年來手機品牌進軍電視行業幾乎已經成了日常,在小米、華爲、榮耀等品牌的衝擊下,那些傳統品牌不得不推出子品牌、調整營銷策略來應對年輕化和互聯網化的趨勢。而今天OPPO的到來也爲電視行業注入了新的能量,雖然目前還不足以讓一衆品牌手忙腳亂,但以OPPO在人羣中的認知度來看,未來難說不會成爲一個強勢的分羹者。

不得不說,現在的手機品牌越來越像百貨公司了,最開始人們嘲諷小米是百貨公司,衣食住行什麼都做;但是後來人們發現味道不對了,所有品牌都在發力手機之外的業務,局面越發焦灼。其實也不難理解,隨着AI技術不斷發展,每一臺手機都是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從手機擴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想必大家都會覺得沒有手機已經寸步難行;而電視也會扮演這個角色,雖然不至於像手機那麼舉足輕重,但依然會影響居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就是“萬物互聯”給家電帶來的深刻影響。電視這種電器先天是居家生活的娛樂核心,如果說家裏有什麼電器最有可能24小時開啓,除了冰箱、空調、空氣淨化器,那一定就是電視了,而且電視的大屏幕也是人機交互的利器,因此沒有理由不擴展電視功能的外延。如果說手機是移動互聯的入口,那麼毫無疑問電視就是居家智能的入口,也必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權威調研機構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我國智能家居市場漲勢明顯,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1530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1700億元,增長至1705億元;而在競爭對手方面,奧維雲網的調查顯示,2020年上半年智能電視出貨量第一的是小米,而今年Q2小米IoT業務在總營收中的佔比已經提升到28.6%——一方面是智能家居市場一路向好,一方面是小米電視出貨量第一,再一方面是電視在家庭中的“神經中樞”屬性,問題也就很簡單了。

可以理解爲,OPPO推出智能電視是品牌的剛需,是必須要做的事情,甚至是被行業倒逼的舉動,因爲競爭對手都有了智能電視、都搶佔了消費者的客廳,如果OPPO還不動手就會被拉開差距。用丹拿音響、用120Hz高刷屏、用升降攝像頭只是日常操作,OPPO必要先解決有無,再談論體驗——當然,如若兩者能並舉就最好了,很慶幸OPPO似乎做到了這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