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三季度數據觀察中國經濟的韌性

來源:秦朔朋友圈

作者:吳照銀

新冠疫情發生後,中國經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恢復正增長,並且其增速逐漸走向常態,三季度經濟增長已經達到4.9%,四季度預測大概率會在6%以上,這將會超過去年增速水平。

籠統地從GDP總量數據上看,中國經濟的韌性很強,但如果不做專業研究,很多人會認爲中國經濟數據不可思議,甚至一些海外媒體認爲中國經濟數據有虛假的成分。實際上,中國經濟一步一步地恢復非常紮實,從點到面,從局部到整體,相關指標都非常吻合,中國經濟的韌性體現在多個層次。

疫情衝擊後中國經濟首先依靠投資和淨出口拉動

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一季度,中國經濟各項指標全面下滑,在下滑最快的2月份,拉動內需的主要指標跌幅都在20%以上,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爲-2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爲-20.5%,工業增加值增速爲-25.87%。出口增速略好一點,也爲-17%,2月當月貿易逆差達到-69億美元。可見當時拉動內需的三駕馬車全部倒退,但是3月份以後尤其是二季度以後經濟就開始恢復。

隨着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到位,房地產投資爲代表的固定資產投資率先啓動,成爲拉動宏觀經濟的主要動力。這也很好理解,因爲投資的利率彈性以及投資對貨幣政策的敏感性都非常高,只要貨幣政策擴張,中國的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都會迅速啓動。

從3月份開始中國的貨幣政策開始擴張,廣義貨幣M2增速從過去幾年的8~10%上升到10.1%,然後進一步上升到11%;社會融資規模也有了明顯增長,其存量增速從原來不高於11%上升到12%以上,其它的如新增信貸規模、債券發行規模都有較大幅增長。當然中國本輪貨幣擴張幅度遠低於歐美等其它一些國家,也比歷史上的幾次擴張幅度更小。

|圖1  疫情發生後中國的貨幣政策適度擴張。數據來源:WIND;中航信託

貨幣擴張後,中國的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快速好轉,僅僅過了5個月,到了7月份中國的房地產投資累計增速就已經恢復正增長。實際上從當月數據看,7月份的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都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水平。但製造業投資恢復緩慢,成爲整體固定資產投資的拖累因素。如果說中國經濟韌性很強,首先就強在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上。

|圖2  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最先啓動。數據來源:WIND;中航信託

當然與投資相關的另一個指標即工業增加值反彈也很快,2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爲-25.8%,到3月份就迅速收窄到-1.1%,4月份即恢復正增長到3.9%,之後逐月上升。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對第二產業依賴度仍然很強,第二產業強勢增長,則中國經濟就沒有太大的擔憂。

出口增速雖然恢復緩慢,但由於進口也較低,所以貿易順差規模非常大。二季度以後每個月中國的貿易順差都在400億美元以上,5月和7月都超過了600億美元。外需強勁成爲中國經濟恢復的另一個引擎。由於中國和韓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位置較爲相近,因而這兩個國家的出口增速較爲一致。但是今年疫情後中國出口迅速恢復,但是韓國出口卻大幅衰退,可見中國出口的韌性非常強,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在明顯提升。

數據來源:WIND;中航信託

8月份以後,消費接棒拉動經濟增長

7月份後,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的當月增速都達到了過去五年的最高點,局部領域甚至已經出現了一點過熱的苗頭。這時候宏觀政策適當回收,平緩一下投資的熱度,但也沒有對投資增速進行過多的干預。與此同時,消費開始發力,中國經濟的韌性體現在消費的頑強增長上,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從投資轉移到消費上。

主要消費指標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限額以上企業餐飲收入總額、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銷售總額等都在8月或9月開始恢復正增長,而消費在中國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最大,消費的穩定回升,決定了中國經濟回升的動能更強。市場預期第四季度經濟增長達6%以上,其根據也在於此。

數據來源:WIND;中航信託

消費數據的改善,首先來自汽車銷售的改善。經過了兩年的低迷,今年年中汽車市場開始恢復,即使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汽車行業從5月份開始強勢復甦,帶動了整體消費數據的好轉。

無論是乘聯會的數據還是中汽協的數據都顯示,從5月份開始,中國的汽車銷售開始正增長,中汽協數據反映中國目前月度汽車銷量同比增長已經多月超過10%。

數據來源:WIND;中航信託

從貨幣數據看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有保障

一般而言,貨幣是經濟運行的領先變量,貨幣擴張隨後經濟上行,反之貨幣收縮隨後經濟下行;貨幣在哪個領域投入較多,相應地那個領域未來會有較好的增長,因此可以根據貨幣供給變化判斷未來經濟運行狀況。

9月份金融貨幣數據並不緊張,主要貨幣總量指標增速較快,社會融資規模、新增信貸、廣義貨幣M2增速都明顯比市場預期高,也比去年同期水平高,體現了央行調統司司長阮健弘最近的講話:應當允許宏觀槓桿率階段性上升

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新增3.4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630億元;9月新增信貸1.9萬億,較去年同期多增2047億,明顯高出市場預期;廣義貨幣M2餘額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2.5個百分點。

在總量貨幣適度寬鬆的背景下,還可以觀察到貨幣供給結構上的變化:

首先社會融資總額大幅增長除了來自新增信貸的增長,更主要來自政府債券規模的增長。9月當月發行政府債券規模達到10103億元,遠超去年同期的3776億元。同時信託貸款和委託貸款規模均有明顯負增長,分別爲-1159億元和-317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規模更大,體現了金融監管的要求。

其次從信貸結構上看,居民端信貸增長較快,企業端貸款略有下降,這與近期消費數據好轉相關。具體看,9月居民端貸款淨增加9607億,較去年同期多增2057 億;企業端貸款淨增加9458億,較去年同期少增655億。換言之,9月信貸增加部分主要是來自居民端,這有利於整體消費數據的改善,也與近期的房地產、汽車以及一般消費品增速上升較快保持一致。另外,中長期貸款表現較好,短期貸款仍繼續收縮。比如,9月企業中長期貸款淨增加1.07萬億,較去年同期多增5043 億;企業短期融資方面仍在下降,票據貼現+短期貸款淨減少1358億。一般而言,未來經濟走勢與中長期貸款關係較爲密切,與短期融資關係不大,因此9月中長期信貸增速較快可以推測未來幾個月的經濟走勢也不悲觀。

再直接從貨幣供給數據看,9月廣義貨幣M2增速達10.9%,較2017~2019年8~10%的正常區間高,說明貨幣供給仍處於適度寬鬆狀態,也明顯高出當前名義經濟增長水平(真實經濟增長+通貨膨脹率)。

當然,還可以通過貨幣數據反向觀察實體經濟熱度。狹義貨幣供給M1主要是現金和活期存款,當經濟較爲活躍時,M1增速較高,反之當經濟下行時M1增速趨於下降。9月M1增速達到8.1%,這已經是過去兩年半的最高值,也是從今年1月份的零增長逐月上升至此,說明目前中國宏觀經濟仍然處於上升趨勢,微觀經濟主體繼續趨於活躍,從而對第四季度的經濟運行不必過於擔心。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的韌性非常強,不同行業不同領域接棒發力,投資打頭陣,消費再跟上;外需拉動後,內需接着上;房地產放量後,汽車再發力;基建穩住陣腳,製造業再錦上添花。一個全球最完整的工業產業鏈,一個全球最大規模的消費羣體,決定了一個韌性最強的經濟體。宏觀分析切忌盯着某個行業、某個領域,一個領域的休整正孕育了另一個領域的勃興,由此帶來了中國經濟的階梯式上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