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調整了!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關於2020年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67號),自2020年7月1日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月88元提高至每人每月93元,這是繼2018年調標後針對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又一次正常調整。至此,甘南州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已達118元,預計將在10月底前調整補發到位,惠及全州7.9萬人。

近年來,全州人社部門聚焦貧困人口精準發力,加大重點人羣幫扶力度,將建檔立卡貧困戶、重度殘疾人、低保戶、計生兩證戶、特困人員等五類困難羣體全部納入政府代繳範圍,用社會保障“兜”住困難羣體,“保”住最基本生活。甘南州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從2010年7月正式實施以來,參保人口從最初的33.02萬人增長至39.33萬人,基礎養老金也由最早的每人每月60元增至118元。2019年我州還出臺了一系列針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的激勵政策:對65週歲及以上的參保人員,每人每月增加基礎養老金2元;對正常繳費超過15年的參保人員,每超過1年,每月加發繳費年限養老金3元。

2020年以來,甘南州人社局更是積極克服疫情影響,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宣傳和經辦服務工作,進一步提升廣大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在全州人社部門的紮實推進下,截止目前,甘南州基本實現60週歲以上貧困人口全部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全州享受待遇的困難羣體人數達3.12萬人。

一年前,臨潭縣洮濱鎮鄭旗村的韓家保老人終於擁有了自己的一份養老保險金。66歲的韓家保是特困戶,生活困難,從未繳納過養老保險,現在每月可以領113元的養老金,一百多元的養老金雖然不多,但對貧困老人來說,卻是最穩定的生活保障。人社部從2018年12月起,對年滿60週歲、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貧困人口,不受最低繳費15年的限制,及時納入發放範圍,直接發放養老金。目前,全州直接受益人數共有208人。許多像韓家保一樣的貧困老人,也獲得了老年生活的一份保障。

朱興利是舟曲縣告納鄉燦幹村的一名建檔立卡戶,2017年23歲的她從四川省嫁到舟曲縣,因爲家庭糾紛,孃家不允許辦理戶口遷移,由於人戶分離,至今一直沒有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自2019年起,舟曲縣爲朱興利代繳了養老保險費,落實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扶貧政策,讓外來人口也享受到了本地社保之惠。爲實現貧困人口應保盡保,截至9月底,甘南州共爲五類貧困人員代繳養老保險達13.67萬人,實現代繳金額1472.25萬元,其中爲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代繳10.07萬人,代繳金額1063.07萬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工作事關民生福祉和百姓切身利益,事關全面小康、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成色。社保扶貧作爲脫貧攻堅的底線工程,兜底的都是“老弱病殘”羣體,是需要幫扶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下一步,甘南州人社局將持續推進貧困人口“動態清零”的新目標,確保全面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的工作任務。

(楊 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