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形的世界裏消融自己》---記畫家李龍先生的繪畫作品

鍾 瑤

李龍先生是一位豁達、真誠、率真的人。

畫如其人,走近他的繪畫作品能夠觀到如:夢幻、神祕、深遠、空靈般的感覺。

認識李龍先生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我只能窺見他內心和藝術世界如滄海之舀水,我之所言見只是從一位畫者及朋友的角度來解析李龍先生的作品。

一位藝術家窮盡畢生經歷可能要走的藝術之路就是幾個階段:具象、抽象、意象、心象等幾個過程。

黃賓虹老先生雲:“中得心源”,在《無常經》裏有“相由心生”之語。所謂的心就是我們的“心性”或“心境”,如果我們有一顆澄湛之心我們的作品就會明澈如水。李龍先生是一位生性比較簡單淳厚的人,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顯露着真心本性的原貌,這些可能源自他比較喜歡宗教、哲學、靈性的一些書籍,加之他在古都西安生活過的緣故吧!

心象繪畫不是簡單的藝術表達,而是藝術家通過自己的切身經歷和生活實踐後對宇宙、人生之間的深入思考,它不但要有自己獨立的藝術語言,而且還要表達出對生命的切身感受與感悟。所以心靈繪畫是剖析了宇宙、自然、天地萬物、生命之間的各種自然關係的藝術。

人類從未止息過對穹宇的求知與探索……

李龍先生有一雙明亮而清澈的大眼睛,足以洞悉和審視這個世界的外延,從中抽取出最美好的菁華來豐富和補充自己的內心世界。

他是從人們所熟知的世界的表象,抽取出物象的內在精髓,用主觀的意識把現實的世界轉換成抽象的切片,再用塊與塊的重疊、擠壓、覆蓋、交錯、強化、弱化等處理手法推移空間和造型的深遠,使畫面呈現出神祕、深邃、凝重、交錯的空間與時間質感。

李龍先生的色彩,由於一層層疊壓,底層的色彩星星點點般的透漏出光芒,如陽光般的跳躍、斑斕、鮮活。他還很善於捕捉瞬間即逝的光斑,利用光與影的對比與變幻給人們造成時空般的錯覺。拿捏色彩的能力是歸功於他平時日積月累的長期藝術實踐,有時甚至還很強勢的把大塊面的色彩對比逼近你的眼球。

最近,他又在做一些紙上水墨作品。

紙、筆、水、墨,都屬於自然界中具有靈性的生命物質,它會根據你內心的力量而不斷的湧出和顯現,形成一種畫面靈動的能量循環場。 我尤爲喜歡他的紙上作品,有大氣磅礴氣吞山河之勢。巍峨的山巒、涓涓的溪水,枯木老藤纏繞于山石之間,這是映入你眼簾的畫面。而近觀則是星星點點、縱橫交錯、瀟瀟灑灑、紛紛揚揚的筆、墨、色有秩序的契合,沒有一絲人工雕琢的痕跡,其實就是那神來之筆吧!他把自然界的山川、冰湖、河水經過主觀的虛化,抽取出靈之心氣,把人們直觀看到的景物消融到最簡練的幾種色塊……,並通過水、墨、色演變成主觀心性的靈魂之形色。

李龍先生的作品,是從他內心深處所流溢出來的靈性之光,這是由於他在長期生活中的積累、藝術實踐和對宇宙、人生、藝術不斷求索、思考、剖析、徹悟之後的結果。並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後的藝術沉澱之精華。

他將心靈、生命的感悟,付諸於對客觀萬物的不斷嘗試與實踐,最終融化爲心靈之相。邃溶於水、染於紙、賦於色、融於形。更是與天地萬物相融合二爲一的通達之境界。

古人有:“氣韻生動……”之說,其實“氣韻”就是“神韻”。在水、墨、色的融合過程中,他不僅不臨摹於自然,更不會效仿於古人。而是潛心發掘自己深藏於內心的“神韻”“心相”……。不斷的消解、弱化、消融外在的物象,從而達到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再回歸到“無中生有,有中見無”的化境之境界。

那簡練流暢又極具變化的形,都附着心靈的氣韻之上,沒有任何描摹的痕跡。那似乎是高山流水奔湧而瀉,又似乎狂風暴雨之後的片刻停歇,那些被沖毀的景物重新迴歸到了自己的沃土,興奮不已,歡喜而奔湧,從而形成了物象本身的神韻和心光。

李龍先生濃縮了客觀世界萬象之有,然後大膽的消解其堅硬、銳利形狀,達到客觀世界即變化,而又統一自然規律最終的本源---心之相。

他借用各種繪畫技巧、材質、媒介和手段,使工具、材料、作者合一成爲一股心的力量,共同演繹和訴說各自、乃至是生命共同的心靈歷程。

……

作爲一個藝術家,他肩負着歷史與現代的藝術使命,不管運用任何的藝術手段和形式他的終極表達一定是通往心靈的靈性之光。“一燈照破千年暗”!一切的外相都是源於自己內心的顯現,有多大的心量,就會承載多大的世界萬有。如果說:我們的畫面是一個微觀世界,那麼它所容納的心相也許是整個包羅萬象的宇宙大千世界。

無一不容,溶者乃是一。

鍾瑤:2018年9月23日於北京宋莊

李龍先生生活照……

《無相之相——心相》之一……

《無相之相——心相》之二……

《無相之相——心相》之三……

《無相之相——心相》之四……

《無相之相——心相》之六……

《無相之相——心相》之七……

《無相之相——心相》之九……

《無相之相——心相》之十……

《無相之相——心相》之十一……

《無相之相——心相》之十二……

《無相之相——心相》之十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