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

感覺統合中的觸覺敏感

看過《不可思議的媽媽》節目的網友一定對節目中小貝拉的印象很深刻:愛哭、膽小、粘人、害羞。有個環節是T臺秀,小貝拉一直哭鬧、不願配合,緊抓媽媽的手,不敢像別的小朋友一樣獨立表演,這讓小貝拉的媽媽很頭疼。

其實,孩子這些膽小、粘人、孤僻、害羞,討厭別人觸摸、偏食,脾氣暴躁、咬指甲等行爲,背後的原因可能是感覺統合中的 觸覺敏感。

一、觸覺敏感

觸覺是指分佈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溼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

對於孩子而言,觸覺是寶寶身體觸碰的感覺刺激,這個刺激包括外界給予的和自己發覺的。

每個孩子對各種感覺刺激的反應程度不同。

對危險信息產生迴避,稱爲 觸覺防禦性保護反應。

如果大腦對觸覺信息刺激不加過濾、不分主次,一律忙於反應,而且反應過強,這便是觸覺防禦過度,又稱觸覺敏感。

二、造成觸覺敏感的原因

1.早產或剖腹產

嬰兒出生時,由於觸覺未受到特殊刺激,從而形成自我保護膜,使觸覺的學習緩慢遲鈍。

2.過度保護

孩子小時候活動限制太多,比如嬰兒期拿布條綁住雙手雙腳,皮膚感覺不到氣流。

3.缺乏關愛

減少了來自父母皮膚、衣服或其他物品碰觸的刺激,接觸到大人擁抱的機會較少,接受到的觸覺刺激自然不足。

4.缺少摟抱和撫摸,延長“襁褓期”

如果孩子出生後缺乏摟抱、撫摩、輕拍,也會導致觸覺敏感。有些看護孩子的祖輩由於害怕“意外”,特別強調安全,延長“襁褓期”、過度保護,這不讓摸、那不讓碰,這裏有細菌、那裏太髒……從而使孩子錯過觸覺敏感期。

三、觸覺敏感的表現

1.情緒不穩定,愛哭,愛發脾氣;身處陌生環境中,容易膽小、怕黑、粘人、不喜歡擁擠,喜歡獨處,不愛團體遊戲等;

2.常固執於熟悉的環境和動作中,對任何新的學習都加以排斥;

3.有挑食、偏食、厭食、咬手指、咬嘴脣等行爲;

4.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緊張,無法耐心學習;

5.出現很多令人無法理解的行爲,比如神經質、容易驚慌等。

四、觸覺敏感訓練小遊戲

觸覺敏感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防備,因爲他們的大腦沒有辦法辨識觸覺的危機與安全。

他們極度的缺乏安全感,需要比其他人更多的空間及時間才能感受到外界的親和力。

分享幾個改善觸覺敏感的小遊戲:

01

包蛋卷遊戲

用被單把孩子裹起來,再輕輕滾動,從上到下進行全身放鬆擠壓按摩,強化各個部位的觸覺感受。

02

觸覺球按摩

孩子裸露身體,從頭部到腳部輕輕活動觸覺球,力度不易過大,以孩子舒適爲宜。

03

身體觸覺的擠壓按摩

四肢擠壓按摩,雙手虎口相對,適當用力。手部按摩,從掌根推到掌心,從指根推到指尖,背部擠壓按摩,雙掌合十,預留2cm空隙,從中間向兩側擠壓按摩。

04

梳頭遊戲

用梳子的尖端去刺激孩子的頭皮,並且順勢梳頭,梳子不宜太尖,也可以讓孩子自己來梳,對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的培養和讓孩子瞭解自身形象都有很好的作用。

05

抓癢遊戲

讓孩子躺在牀上,家長在孩子的胸口或是腋下撓癢癢,根據孩子的反應來加大手部的力度。撓癢癢遊戲不是把孩子抓撓舒服了,而是要讓孩子感受到刺激,強化這種感覺刺激的學習。

五、給家長的三點建議

1.情緒的穩定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都有賴於觸覺系統,適度的愛撫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觸覺系統,也是孩子形成穩定情緒的基礎。因此,家長要經常愛撫自己的孩子。

2.給孩子創造乾淨舒適的自由空間,讓孩子能在自己的空間中感知、接觸周圍的環境。

3.在給孩子進行觸覺訓練時,可以給孩子聽兒歌或者講故事,來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

康復治療三科

康復治療三科是集康復治療、教育、教研爲一體的康復教育科室。主要開展以孤獨症、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腦病爲主的康復教育、教研工作及康復專業人員培訓、技術指導等。

科室成立於2012年12月,是全國十二五重點專科、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孤獨症兒童康復教育試點項目機構、殘疾兒童康復定點機構、西安市殘疾兒童康復定點機構, 共青團灞橋區委“青年文明號”科室;目前承擔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本科生、陝西中醫藥大學、長沙民政學院、陝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寶雞職業技術學院等7所高校康復專業的教學、實習任務。

診療範圍: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感覺統合失調、目光交流障礙、情緒行爲障礙、心理行爲障礙、刻板行爲、生活自理障礙、溝通交流障礙、認知理解障礙、社會交往障礙等。

END

供稿丨剡亞珍

編輯丨 楊萃萃

責編丨張麗姝

審覈丨李博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