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鹹魚魚編輯| 吳懟懟

如果說,2020鐘聲敲響前,健身行業進行的是一場競速賽,那麼,當時間線越過己亥年,健身行業正在遭遇的,則是一場終極淘汰賽。

長達半年的居家期,公共空間的口罩令,限流之下的成本考量,一波又一波潮水不斷湧上,健身房們要麼中場暫停,要麼發起大撤退。

而從下半年的表現來看,這場健身行業的淘汰賽,廝殺雖殘酷,但也危中有機。

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健康與健身類別應用程序的全球下載量同比增長了47%,達到約6.56億次。

一項針對中青年人羣的調查也顯示,在受訪人羣中,有60%的用戶表示自身具備鍛鍊意願,但具備健身房鍛鍊習慣的羣體僅爲30%。

這邊是健身房門庭冷落,那邊是大衆健身意識覺醒,陡然之間,帕梅拉們成爲各大平臺的寵兒,筋膜槍則撐起了造富神話,而圍困於線下業態的健身從業者們,也紛紛開始向線上挪移。

一場來自健身行業的線上遷徙正式開啓。

01

線下業態危機四伏

客觀來看,健身行業線下市場的破碎不堪,短時間內難以修復,疫情固然加速了洗牌,但早在黑天鵝降臨之前,達摩克里斯之劍就已經高懸。

《2018-2019健身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2019年期間,全國關閉健身房3099家,關閉率4.36%,其中成立一年內關閉的健身房達到528家。

這意味着,低潮期的出現並不單純只受疫情影響,在此之前,健身行業的線下業態便已經危機四伏,而具體來看,健身行業線下市場的風雨飄零,背後原因其實很好理解。

一是草創期盲目擴張的後遺症。風口之下,大多數健身房都沿用傳統操作邏輯快速複製和擴張,雖然搶佔了市場,但潮水褪去,野蠻生長的後遺症也就顯現出來了。典型如去年一夜崩盤的連鎖健身品牌浩沙,全國直營門店全線倒閉。

二是傳統健身房的商業模式單一,仍然以辦卡、私教爲盈利點,創新動力不足。當前,國內健身行業主要有三種模式,一類傳統直營連鎖模式,二類純線上模式,三類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模式。前者存在時間久,以線下業態爲主,後二者爲近年來互聯網興起的產物,線下業態佔比較少。

重點正在於此,線下業態的佔比既是區分這三種模式的標誌,也決定着這三種健身模式的不同前景。其中,傳統直營連鎖模式負債率居高不下,往往依靠低價卡和長期限年卡維持,健身俱樂部現金流一旦斷裂,後續運營就會崩盤。

自今年以來,疫情疊加此前積弊,使得傳統健身房身陷圍城,而在這種背景下,轉戰線上也成爲大多數健身從業者的選擇。

短視頻平臺是第一入口。

快手、抖音等幾乎都劃分了專門的健身分區。其中,快手在疫情期間,在左側菜單欄上線了「客廳健身房」,點擊之後便是健身直播與系列課程,而抖音上也湧現了不少短平快的運動健身內容,從用戶自發的健身打卡,到各類「七天瘦身」視頻等。

02

健身行業的集體轉向

熱潮蔓延的很快,最初是健身博主們在視頻平臺冒頭,繼而,大型健身機構也紛紛在視頻平臺開設賬號,甚至嘗試將線下付費課程系統性同步到線上教學。

健身連鎖品牌一兆韋德是第一個喫螃蟹的人。

這家成長自上海本土的健身連鎖品牌,不僅在第一時間開設線上賬號,還包攬了MCN機構的部分功能。

據公開消息顯示,一兆韋德與短視頻平臺快手達成深度合作,前者利用自身在業內的公信力和號召力,積極邀請全國專業健身機構、優質健身達人、專業健身教練等進駐快手平臺,而後者則承諾將給予一兆韋德流量扶持、直播技術支持、推廣運營等幫扶。

二者甚至還攜手打造了一間線下的主題健身房,一邊在站內發起活動,一邊在線下場館設置打卡點,實現線上線下的雙向引流。

不僅僅是一兆韋德,國內健身培訓第一股賽普健身,也開始向線上靠近。最新的消息顯示,賽普將與快手達成合作,將短視頻及直播相關知識加入教學體系,以提高招生側競爭力及影響力。

除了商業化的健身機構,還有一些專業健身賽事落地短視頻平臺。

對於經常出入健身房的人羣來說,萊美這個名字一定相當耳熟。這個來自新西蘭的健身IP,研發了風靡世界100多個國家的健身團操,並被多家專業健身房追捧,其全球授權俱樂部數量高達2萬多家。

而今年,這個健身IP選擇將針對萊美教練技能比拼的專業競技賽事THE ONE的部分環節落地快手,並決定要根據線上線下綜合成績來決定決賽晉級名額。(在此前五年中,這些賽事均在線下舉辦。)

官方消息顯示, 9月20日至10月20日,萊美中國THE ONE選拔賽的50強選手將會入駐快手,萊美中國將綜合其線上號召力及專業表現,決出10強進入到決賽環節,此後,一直到12月初的決賽,快手都會作爲獨家合作平臺同步展示。

03

短視頻與直播之力

對於健身內容來說,線上場景潛力無限,爲什麼唯獨短視頻與直播獨佔鰲頭?

最根本的原因當然是用戶基數大。

《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破9億,網民使用率達95.8%。而在網絡視頻用戶細分領域,短視頻用戶使用率最高,達87%,用戶規模達8.18億,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5.62億,佔網民整體的59.8%。

與此同時,相比其他模式,短視頻與直播在健身內容傳播上也獨具優勢,一方面,短視頻拍攝更具多樣化的可能,從畫面呈現、拍攝到剪輯都更具操作空間,同時,在傳播上也更能實現社交裂變。

如今,越來越多的健身達人、機構,開始轉變思路,從之前僅做短視頻分享,到現在開始嘗試直播教學。

而事實也證明,健身內容在短視頻社區的生存空間遠比其他渠道要靈活,健身愛好者通過賬號日常打卡記錄;專業健身達人在這裏分享垂類知識;機構化健身平臺則把直播教學與短視頻分享同步結合。

由此,從單個健身達人,到機構化的健身俱樂部,再到健身領域的頭部IP,越來越多的健身內容湧入開始線上,試圖借短視頻與直播之力來精準捕捉流量。

而作爲流量入口,視頻社區們也給予這些垂類內容極大的反饋,並嘗試通過創新產品和運營來幫助健身內容創作者打造超級IP。

其中,快手曾舉辦運動健身行業的創作者大會,通過邀請百萬粉絲的健身大V、運動領域知名MCN、連鎖健身房代表等,共同探討並輸出健身領域創作的種種經驗。

此外,快手還聯合賽普健身學院、二鹹科技,爲行業從業者打造了《健身自媒體短視頻&直播系列課程》,從行業趨勢、推薦機制、IP定位、短視頻製作、直播策劃到運營漲粉、變現模式全程教學,實現從0到1的實戰。

04

健身依然是風口

人們對健身的興趣一直在增長,新的健身模式也在不斷萌發,而相比之下,中國健身產業的滲透率僅爲0.8%,與歐美相比遠不到頂。

當前,中國健身行業主要還是以線下場景爲主,運動場館和健身房是首選健身場所,但線上趨勢不可忽視,疫情所帶來的家庭健身潮流正在從一股隱祕勢力成長爲潮湧。

《2020年大衆健身行爲和消費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家庭健身正在成爲典型運動場景,比例達到37%,而且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家庭健身的參與度、主動意識和運動習慣得以全面提升,健身器材消費方面也呈現較大增幅,16%的體育鍛煉者購買過小型健身器材,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在疫情期間購買的。

由疫情催發的家庭健身潮流,正在讓直播健身課程和在線教學變得更普及,而對大衆來說,比起線下健身房打卡,選擇符合自身時間安排的線上課程進行鍛鍊,顯然更靈活。

而另一方面,對健身行業來說,轉戰線上,不僅可以開拓客源,還能挖掘更大的市場空間,畢竟,相比基礎的健身課程,健身器材與健身食品的售賣也是大頭。而就當前市場來看,沒有什麼模式,能比短視頻與直播對電商的導流更直接了。

從線下健身房的潮起潮落,到家庭健身的方興未艾,商業模式有興衰,但人們對運動健身的本質熱愛從未改變,而對從業者們來說,與其固守傳統業態,不如緊跟大衆健身潮流,及時調整策略。

健身這股風,依然強勁,但少不了短視頻平臺這個鼓風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