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一木在听到观摩团被歼灭的第一时间就立刻下令撤退,但是山本一木本来能吃掉指挥部,为何突然取消行动?不是因为没有观众,这其中的关键是山本一木不知道李云龙碰上观摩团有偶然成分。从山本一木的视角看,观摩团被伏击歼灭了,那很有可能说明这次行动早已暴露了,对方已经设下了天罗地网,既然观摩团被一网打尽,那自己的处境也非常危险。那么自己正面的“大功率电台”,极有可能不是对方的指挥部,而是对方给自己安排的钓饵。这个时候不赶紧脱钩逃跑,去咬饵干嘛?

当然,山本一木自己运气太差了。碰到的都是硬茬子。要不就是李云龙这种经验丰富嗅觉灵敏的,要么就是楚云飞这种黄埔军校毕业高军事素质的。孔捷强不强?怎么评价的?军事能力强,作风硬朗。结果被山本一木打成啥样?他自己分析到什么了么?没有吧。这还是评价排前面的。要是程瞎子抵挡山本一木……

不过,假如山本一木成功了,无论他偷了哪一个指挥部,日本陆军马鹿将领必然认可山本一木的特种部队作战方针。首先,筱冢义男肯定彻底佩服他,从他自己少将军衔可指挥的部队里面,就算五十个士兵里面挑一个身体素质枪法最强的,组两个特攻队完全没问题的。把这些精英交给山本一木去训练,用不到半年,两个成型的特攻队可以随意调遣。这还是一个少将手底下的。其他将官都认可了呢?那就是几十支特种部队在大陆上面啊。我军还怎么打游击战?国民党部队打正面战地战也打不踏实。这是作战体系的克制啊。山本一木知道这是他的最终目标:让日本陆军认可特种部队,组成几十支特种部队执行枭首任务。也就是表演意义比摧毁指挥部本身意义更大。

说在最后:由《亮剑》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不是最优秀最经典的,却是最受大众欢迎的。

《亮剑》的成功,得益于剧组尊重了观众的智商,得益于众演员的努力,尤其是李幼斌对于李云龙这一经典角色的塑造。可以说这个电视剧最大的功劳就是李幼斌,正是他塑造的这一形象让这部剧与众不同。

主角的形象有个性,有血性,这样的角色较之前正面人物真实许多,也让人容易亲近许多。除此外,这部剧正面表现了日军的战斗力,侧面反应了国军的决策能力和美军强大的实力(丁伟的和李云龙在军校的讨论),这对于同类电视剧是不多见的。同时他对于国军将士,尤其是楚云飞这个角色的塑造和保留,让整部剧更客更真实,更有人情味。

不过说到底,这部剧也就只能算是个爱国教育片而已。和国外重在展现战争残酷,展现人性光辉,警示战争渴望和平不同,我国战争片只能表现“忠君爱囯”,表现对于胜利的渴望。电视剧对“亮剑精神”的诠释近乎于鸡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