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新能源車緩緩駛入換電站,隨後車輛抬高,舊電池被卸下,充滿電的新電池迅速被移入底端,安裝完畢。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耗時不足30秒。這是10月9日,記者在位於重慶奧體中心的長安新能源換電站看到的一幕。

"30秒極速換電,放在行業內也屬領先。"長安新能源換電項目負責人說,這裏主要面向高頻高負荷的出租車、網約車,不僅解決了電動車充電較慢的痛點,甚至比加汽油、加氣都快得多。

與此同時,各家車企紛紛成立電池資產管理公司,逐步實現車電分離。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不少企業都鉚足勁,通過做好標準的PACK(電池包),存入"電池銀行",換電服務公司從中把電池"貸"出來,用於換電服務。

傳統車企不再唱"獨角戲"

重慶,作爲汽車之城,車企紛紛瞄準換電新賽道展開比拼,在此背後,更激烈的技術之爭已"硝煙瀰漫"。

9月16日,2020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吉利科技智能換電站全國首發亮相,並率先落地重慶兩江新區。吉利科技集團宣佈,今年計劃在重慶建設完成35座換電站。2021年,將在重慶建成100座換電站,2023年計劃落成200餘座換電站,將重慶打造成換電示範城市;並以重慶爲中心,同步向浙江、山東等全國各地輻射佈局,覆蓋全國範圍內各大城市、省際、高速路網等。

其實,對新能源換電站的追逐,已不是傳統車企的"獨角戲",造車新勢力、電池公司等紛紛投入這場"酣戰"。

早在2015年,力帆汽車首座集中式能源站——移峯能源站正式啓用,採用分箱換電技術,在機器人的幫助下,實現了新能源汽車3分鐘更換電池,其每天可爲2000輛新能源汽車進行換電。

作爲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蔚來汽車於去年底在渝佈局其國內最大的超充站後,前不久,蔚來規劃成立電池資產管理公司,並推出BaaS車電分離電池租用方案。這種車電分離的電池租用方案,被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看作是打開電動汽車普及時代的一把鑰匙。

蔚來不是第一個要做"電池銀行"的,在蔚來汽車發佈BaaS幾天後,哪吒汽車也傳出將推出車電分離模式的消息。哪吒汽車正在謀劃與包括寧德時代、華鼎國聯在內的數家電池廠合作,推出車電分離模式,項目暫定爲"電池銀行"。除此之外,奧動新能源和伯坦科技也在籌劃打造電池資產公司。而越來越多"電池銀行"的入局,將給換電產業、車電分離模式以及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多大的拉動作用,值得關注。

換電模式的推廣需多方合力

目前,多地都在支持換電站建設。以重慶市爲例,該市規劃,到2020年,主城區原則上按服務半徑每1公里提供1座公共充換電站,累計建成不少於30座公共充換電站;其他每個區縣(自治縣)城區至少建成1座公共充換電站;每個重點旅遊景區至少建成1~2座公共充換電站;凡具備安全條件的加油站、加氣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實現充換電設施全覆蓋,市民充電還可享受50%電費優惠。

業界人士普遍認爲,與充電相比,換電模式擁有廣闊的前景。不過,換電模式的推廣並不是一家或幾家企業能實現的,離不開車企、動力電池供應商、換電站運營商等多方的合力。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祕書長王子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電池銀行"裏的商品,必須能夠流通。誰拿出來都能用,才能稱之爲"銀行"。行業內目前正在討論共享換電站相關的標準和可行性方案,或將推薦3~5種電池包放到市場,經過一定時間的實際使用,供市場自由選擇。

無論是長安新能源換電站,還是吉利換電站,或是蔚來汽車即將推廣的"電池銀行",均不是單打獨鬥。例如,長安新能源與寧德時代、奧動、國網、鐵塔等夥伴組成了換電聯盟。

中國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爲,電池資產管理公司屬於重資產,必然需要外界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對土地方面的需求也比較強烈,需要各地合理布點。此外,需考慮城市內的電壓和供電網絡各方面的配置安全等。

(以上內容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