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價格取決於供需格局和行業成本曲線。我們預測21年有45萬噸單晶料需求,從供給上看,我們測算21年全球單晶產能約47.76萬,有效產能是供過於求的,硅料價格上漲有天花板。但由於各家企業生產成本差異,高成本產能不會開啓,我們將企業成本從低到高排列, 45萬噸單晶料需求對應的產能落在德國瓦克產能附近,瓦克生產成本在7.5萬元/噸左右,考慮增值稅,認爲21年價格中樞在8-8.5萬元/噸(含稅)。

海外廠商相繼退出,硅料國產化比例提升至70%左右

2008年前,國際上硅料生產七大企業分別爲Hemlock、瓦克、REC、MEMC、德山、三菱、住友,均爲海外企業。隨後國內企業開始了 國產替代之路。2020年,繼韓國第二大多晶硅廠商Hankook破產後,韓國最大多晶硅生產商OCI也於年初宣佈關閉其韓國本土產能。與 此同時,國內多晶硅產量增長迅速,中國產量由08年的0.4萬噸提升至19年產量的34.2萬噸,佔比由08年的7.2%已提升至19年的67%,。

多晶硅實現快速國產替代的原因主要系:1)硅片、組件產能主要位於國內,硅料產能靠近下游客戶節約運輸成本;2)國內電價低, 生產成本遠遠低於海外;3)國內多晶硅企業逐漸掌握製備技術。

行業洗牌接近尾聲,國內企業產能CR5=78%

目前國內多晶硅企業主要有5家:保利協鑫(江蘇中能)、通威股份(四川永祥)、新特能源、新疆大全、東方希望,2020年底國內總 產能51.8萬噸,前五家產能分別爲8.5萬噸、8萬噸、9萬噸、7.5萬噸、8.5萬噸,2020年國內企業產能CR5=78%;海外企業主要主要有:瓦克、OCI。

從產量角度上看,國內企業市佔率穩步提升,其中新疆大全市佔率由15年的3%提升至19年的8%,通威由16年的3%提升至19年的13%, 而海外企業如瓦克市佔率則由15年的16%下降至19年的11%。

國內龍頭企業市佔率持續上升,這是由於1)硅料產能投資重,技術進步趨緩,後發廠商很難在成本上戰勝現有企業,行業新入者少;2)海外廠商電價高,其高成本產能逐漸退出,預計未來硅料行業集中度繼續提升。

有效產能超過需求,21年單晶料有效供給約47.76萬噸

需求:我們假設21年全球裝機160GW,單晶佔比95%,電池效率22.5%,對應單W硅耗2.81g,考慮5%的損耗,則對應緻密料需求 45.08萬噸。

供給:由於之前產投放較多,硅料價格持續下跌等原因,近兩年國內新建產能較少,產能擴建需要1-2年,國內除通威8萬噸新產能 21年底投建以外,沒有其他計劃新增產能。全球來看,21年底名義產能約72萬噸(單晶料+多晶料),但實際單晶料有效產能遠小於 該數字。

我們預測通威年21年有效產能約9萬噸,新特、協鑫有效約8萬噸,大全產能約7萬噸,東方希望產能約9萬噸,國內龍頭廠商對應約 35.7萬噸緻密料供應,我們預計小廠有效產能在5.36萬噸左右,海外方面,德國瓦克預計能貢獻5萬噸單晶產能,OCI馬來預計可貢獻 2.7萬噸單晶產量。總體來看,21年全球單晶料有效供給超47.76萬噸。有效產能是供過於求的,硅料價格上漲有天花板。

生產成本差異帶來各家開工率不同,預計21年硅料價格中樞在8-8.5萬元

我們認爲在硅料價格下降過程中,以現金成本考量廠商是否會選擇產能退出較合適;在硅料價格上漲過程中,以生產成本考量廠商是否會 選擇產能復產更合適(硅料生產啓停成本高,廠商需要一定的價格安全邊際)。我們認爲硅料價格取決於行業的成本曲線(即將各廠商產 能按成本由低到高排列,價格中樞落在產能需求對應的廠商成本)。

龍頭廠商生產成本持續下降,通威生產成本由17年的6萬元下降至19年的4萬元左右,大全、新特生產成本也在19年降至5萬噸。21年硅料 名義產能約70萬,其中通威等五家頭部企業名義產能約40萬噸,除保利協鑫外,其他頭部企業生產成本均在5萬元以內,而海外的瓦克、 OCI(馬來)生產成本均在7萬元以上,我們據此測算了行業成本曲線。

考慮單W硅耗約2.8w,則21年160GW裝機需求對應約45萬噸單晶料需求,根據行業成本曲線,國內五大廠,OCI,瓦克貢獻43.4萬噸產量, 因此21年硅料價格中樞落在較瓦克成本附近,瓦克生產成本約7.5萬元/噸,考慮增值稅,我們預計21年硅料價格中樞在8-8.5萬元。

硅料供給收縮,價格快速上漲帶來巨大盈利彈性

價格快速上漲:7月份以來,新疆一硅料廠發生事故,新冠疫情導致新疆運輸受限,下游需求旺盛等因素導致硅料價格大漲,硅料價格 由七月份最低跌破6萬元/噸上漲至十月份的9.5萬元/噸。

硅料價格上漲,帶來巨大盈利彈性:我們以通威股份爲例,假設其今年硅料銷量爲9.5萬噸,測算硅料價格爲8.5萬元/噸時,淨利率 35.5%,對應硅料業務年化利潤25.37億元,硅料價格上漲至10萬元,年化利潤約36.09億元。

硅料漲價對下游需求影響測算

對於國內下游投資商來說,一般要求IRR在8%左右,我們倒算在IRR 8%的情況下,其所能接受的最高組件價格在1.7元/W,組件價格再高 將影響需求。

假設硅料價格爲8.5萬元/噸,組件含稅價格1.7元/W,測算一體化組件廠毛利率爲19%,我們認爲這是一個一體化廠商能接受的毛利率水 平。我們認爲一體化組件廠接受的最低毛利率是15%,倒算硅料價格上限爲111萬元/噸(含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