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德國對美國總統的評價尤其負面。

獅評:德國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諾伯特·羅特根稱,特朗普四年的總統任期已經意味着所有的一切,在非常根本的層面上已經受到質疑。如果特朗普再做一個任期,可能意味着橫跨大西洋的兩國關係將受到不可修補的破壞。

德國在軍費分攤,北溪2號,貿易問題上與美國糾紛不斷。現在德法等美國的堅定盟友都在觀望,並希望特朗普不能連任。美國的盟友內心都把美國與特朗普分開,認爲特朗普不能代表美國對傳統盟友的態度。

2、12日,法國《費加羅報》刊文稱,埃爾多安在所有戰線上鋪開,或成孤家寡人。

獅評:土耳其在利比亞、敘利亞、納卡地區、塞浦路斯、希臘不斷增加衝突點,並且越來越以地區大國的方式行事。

特朗普算經濟賬,要撤出衝突地區的軍隊,於是不少地區出現地緣政治真空。這對安卡拉來說是一個意外的收穫。

埃爾多安有一個建立新奧斯曼帝國的夢想,積極在周邊擴張其影響力。爲了能源與希臘在地中海較勁,參與阿塞拜疆戰爭,與的黎波里簽署軍事和海上雙重協議。

土耳其把自己當成新興國家,力圖對全球事務規則產生影響。其戰略旨在表明:時代變了,我們有權發表意見”。

有關敘利亞問題的阿斯塔納進程就是這方面的最佳例子,土耳其作爲敘利亞問題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和俄羅斯及伊朗一起得到公認,進而把自己當成關鍵的對話者。

由於疫情的影響,本就經濟不振的土耳其更加捉襟見肘,埃爾多安在國內的威信遭遇危機。他煽動民粹主義,不斷在境外介入衝突,強化大國形象,開闢新戰線來轉移注意力,目標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贏得2023年大選。

土耳其在幾乎所有大國之間玩刀尖遊戲,自身實力不足以支撐其夢想,最終可能成爲被拋棄的對象。

3、17日,菅義偉以首相名義向供奉包括二戰甲級戰犯在內的靖國神社送去祭品。韓國表達強烈遺憾。

獅評:菅義偉接任首相不久就向靖國神社送去祭品,意在表達其政治傾向,也是摸底周邊國家的態度。

12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接受採訪時稱,在位7年爲遏制中國殫精竭慮,當新冠疫情暴發,他認爲時機到了,就提出了由日本政府出錢,讓重要的企業從中國撤離,回到日本或者到東南亞。

日本政府拿出上百億日元預算,大約有5%的企業申請,其中很多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絕大多數企業並沒有隨着日本政府的指揮棒起舞。隨後,當日本國內疫情暴發,日本經濟嚴重下滑時,日本與中國脫鉤的聲音嘎然而止。

日本是將自己綁上了美國戰車,積極申請加入五眼聯盟,派軍艦到南海。只是爲了經濟纔不敢與中國脫鉤。

目前,韓國與美國雙方齟齬不斷,甚至不屑於再掩飾矛盾。在美韓舉行的第52屆安保協議談判上,雙方因爲防衛費分擔問題而發生衝突。針對美日印澳拼湊的“四方安全對話”,韓方表現出了消極冷淡的態度。14日,美方明確要求韓國參與“淨網行動”,15日,韓國發表聲明,將不干涉企業使用華爲。雖然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韓企已經遵照美國的指令,暫停向華爲供貨。韓國政府還是表達了中立立場。

12日韓國駐美大使李秀赫表示“儘管韓國在70年前選擇美國,但並不代表未來還一定要繼續選擇美國”。

韓方不願過於明顯地捆綁在美國的戰車上,安裝薩德反導系統已經讓韓國經濟喫夠了苦頭。李秀赫的言論其實是要求美方體諒韓國的經濟訴求,不要強迫韓國去幹那些會嚴重衝擊自身利益的事。

中美巔峯對決之際,周邊各國表現出不同的態度。需要我方認真甄別,合理對待。對一些頑固死硬分子必須反擊,如澳鼠。對一些對中國還有所求的,可以盡力穩住,使其不至於徹底倒向美國,強大了美國的隊伍。

4、16日,美國疾控中心上千名現任和前任官員聯名在《流行病學監測》上發表公開信,譴責政府抗疫不力,迫切地呼籲政府讓美疾控中心恢復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獅評:目前美國累計確診新冠病例數突破820萬,死亡22萬例。過去一週平均每日新增確診超5.3萬例。使得美國衛生領域人士對當下疫情控制極度失望和震驚。

上週,美疾控中心前主任威廉·福奇致信現任主任雷德菲爾德,要求公開政府幹預和抗疫不當的事實。

16日,聯名發表公開信的有1044名官員,包括美疾控中心流行病信息服務部的前任或現任成員,包括前疾控中心主任的科普蘭、弗裏登。

公開信稱,災難仍在持續,疫情結束還遙遙無期。美疾控中心應該站在成功應對這一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最前沿。迫切地呼籲美政府讓疾控中心恢復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之前有美國媒體爆出,特朗普曾派出兩名非專業人士到疾控中心任職,目的是監控主任雷德菲爾德。

排名衛生領域世界第一的美國遭遇疫情滑鐵盧,國家遭受巨大損失。專業人士痛心疾首,不顧威脅向社會呼籲,其實是通過披露事實,意圖阻止特朗普當選。

相關文章